面向新人的基礎科普(內外投影篇)
前言:
這是一篇關於T圈投影技能的科普文章。
請注意:一切內容因當時的發展不夠深入等不可抗力原因,均具有時效性。
註:所有技能都應該擁有穩定、可控的前提,且能夠復現。若是無法滿足前提條件,那就並不算掌握技能。
(不過穩定可控也並不意味著它就是絕對安全的,各類技能依然存在相應的風險。
因此,本文建議與技能風險篇配合食用。
原文鏈接:Tulpa技能危險性及常見誤區及私貨 – Tulpa之家)
【投影】
一、定義與類別
1.投影的定義
投影,即「將想像中的感知覺以幻覺的形式投射至現實」的方式。
更簡單一些,投影可以理解為一種「去病化的幻覺」。
2.投影的類別
投影一般分為:「視聽觸嗅味」五感投影,以及存在感投影。
以視覺投影為例。投影模擬出的影像就好像存在於現實空間一樣,是能被肉眼真實所見的,而非單純想像(註:但投影終歸只是幻覺,並不能物理化,因此在視覺投影中常有「穿模」現象)。
而視覺投影又分為兩種類別(見下圖)

二、常見誤區
1.難度
五感都可以被投影,但是不同的感官投影對於不同人難度也會有所不同。
對於大多數人,視覺投影的難度是最大的。但也有部分人能夠輕鬆掌握視覺投影,但對相對難度較小的觸覺投影卻束手無策。
2.練習時長
投影的練習時間一般以年為計。若投影非常順暢,有可能是過去有常年累月無意識練習投影的經驗。
如果你沒有經驗,投影依然過於順利,此時繼續練習可能會有較大風險,請謹慎思考。
3.視覺效果
前文多次強調,投影出的影像一定是能夠被真實可見的。而不少人都曾產生過誤解的一件事是:現實描繪≠現實可見。
以現實為背景,在腦中描繪Tulpa的形象,和投影是不一樣的,並不能被你的眼睛所見。而這種在現實中描繪則被稱為「疊加」。
三、與其他技能的關係
1.投影與描繪
描繪是投影的基礎,對於描繪能力過差的人一般很難進行投影。
2.投影與內投影
投影和內投影之間雖然都佔一個「投影」,且都屬描繪的進階,但並不是同一類技能。掌握其中一個,也不代表就對另一個技能的學習有幫助。
投影與內投影某種含義上是相反的。前者是將虛擬的感知投影至外部空間(即現實);而後者則是完全浸沒於內部空間(即幻境)
一個比喻,投影是AR,內投影則是VR。
3.投影與並行
投影與並行雖然也沒有直接聯繫,但有並行能力且能熟練運用投影的Tulpa可以在你未與ta進行互動的時候,主動以投影的方式吸引你的注意力。
4.投影與Tulpa
投影與Tulpa沒有直接關係,沒有Tulpa的人也可以練習這類技能。相反,熟練掌握投影的人也不一定就有Tulpa。
我們學習和運用投影只是方便了我們與Tulpa互動,增強體驗感、陪伴感,但投影並不是必需品。
4.1 Tulpa可以投影嗎?
在徵求宿主同意後的情況下tulpa也可以自主進行由他主導的投影。
(不是要每次投影之前都詢問許可的意思,默認同意也是一種同意)
【內投影】
一、定義
內投影,即當前處於前台的意識體屏蔽身體的現實感知、完全融入幻境,並模擬出另一套只存在於幻境中的虛擬感知。
(內投影的重點在於切斷外界感知,難點在模擬出類似於現實感知的虛擬感官)
二、常見誤區
1.Tulpa天生是否掌握內投影?
內投影的目的是融入幻境,雖然Tulpa一般本就生活於幻境之中,但這並不代表Tulpa天生掌握內投影這一技能。
因為內投影是由前台意識體使用的技能,融入幻境是其目的而非特性。你可以嘗試讓你的Tulpa交換至前台,這時你們會發現ta依然無法在未練習掌握的情況下完成內投影。
2.內投影會不會醒不過來?
不會。內投影可以自由穩定的完成和中斷。除此之外,在遭受強烈外力的刺激下內投影也是會中斷的(如有人推了你一把等)
但除去物理因素,有些人也許會主觀產生「不願醒」的想法,具體請看技能風險篇。
三、與其他技能的關係
1.內投影與描繪
內投影屬於高階、特殊的描繪。因為從H的體感來說與投影技能有共通之處,所以得名。
因此,描繪也是內投影的基礎。
2.內投影與投影
(見上文投影部分)
3.內投影與交換
圈內曾認為內投影是交換的前置步驟,但後來我們發現這其實只是交換的其中一種方法,不是必須的。
不進行內投影可以完成交換,不交換也能體驗內投影。
4.內投影與自動駕駛
當完成內投影后,身體一般處於靜置狀態。此時可以進行交換,也可以進行自動駕駛,但是二者都需要另外練習。
5.內投影與清明夢
內投影與清明夢在體驗上十分類似,都是意識清醒且屏蔽外界感知只沉浸於內部空間。
但清明夢是在睡著後才能進入的狀態,而內投影時身體依然是醒著的。如果是內投影,此時你便可以把身體的控制權交給你的tulpa達成交換,但前者不能。
在同等的真實度條件下,內投影相對清明夢更穩定,但所需精力一般比清明夢大。
By公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