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者:Mollien(冬瓜大王), Lucy, Vesper

由於作者的朋友多次提到內投影,故寫本文,旨在為內投影的訓練提供全新視角

註:投影是一種可控的幻覺,和一般病理性幻覺的區別是,它是由自己控制產生的,所有技能都應該在安全,穩定,可控的原則下進行訓練,關於技能風險,請移步https://tulpa.cn/2023/09/30/tulpa-risk/

定義

內投影是一種「完全浸沒幻境,屏蔽外界感官,用幻境感官代替真實感官」的技能,其重點在於切斷外界感官,屬於描繪的一種。

而描繪的實質在於想像,包括圖片,聲音,感覺等。實際上,無法想像的人也十分常見,如果你有心盲症,本文對你可能幫助不大。

風險強調

在練習內投影技能中隔絕現實感官的部分時,實則是一種主動的現實解離,而解離的影響並不會因為停下內投影而消失,故而可以利用感官接地緩解內投影帶來的解離。

【接地】

(1)觀察身邊的事物,說出身邊可看見的5種東西,描述它們,越詳細越好,出聲或默念都可以

(2)閉上眼睛,留意周圍聲音,說出你聽見的3種聲音,比如車輛喇叭聲,電器運轉聲

(3)閉上眼睛,說出4種身體感知到的感覺,比如衣服面料與皮膚接觸的觸感,風吹在臉上的感覺

(4)專註於嗅覺,說出2種聞到的氣味,即使沒有特別的氣味也可以,你可以聞聞你的手,或者是空氣中平常被忽視的味道

(5)把注意力放在味覺上,嘗試感受嘴裡的味道


訓練方法

一、沉浸幻境

1.視線聚焦

觀察你的日常生活,你的視線是有聚焦的,發獃時眼前模糊,而當你專註地盯著某樣事物時,其他東西也會變模糊。所以要讓幻境更真實,不需要將所有東西都描繪得一清二楚,那會很累,你只需要描繪好你目前關注的焦點。

訓練請勿貪多,有個印象即可,本訓練有近視風險。

【訓練一】

(1)你需要準備兩個基本一樣的物體,什麼都可以,但最好小巧,你一隻手可以拿下一個,比如橡皮擦

(2)將你準備的物體左手和右手各拿一個,分別舉在眼前

(3)左手不動,將右手伸遠,眼睛盯著右手上的物體

(4)此時保持視線的焦點,注意到左手物體的樣子,模糊程度

(5)閉上眼睛,描繪出左手物體和右手物體

【訓練二】

(1)準備一支長而小巧的物體,比如鉛筆,或者你的手指也行

(2)將物體豎著平放在眼前,比如你的手指指向前方,此時將你的手移到眼前

(3)觀察物體由遠及近,由近到遠的模糊變化

(4)閉上眼睛,嘗試描繪出剛才的畫面

2.空間感

假設你在房間里,你會感覺到周圍有牆壁;假設你走在路上,你的朋友跟在身後準備嚇你,你會感覺背後有人。這就是空間感,即你知道周圍有某種東西存在。

在幻境中,你可能住在一間房子里,旁邊有沙發,壁爐,還有你的t,它們都會有空間感,你知道它們在那。

【訓練一】

(1)閉上眼睛,想像你正處於一片虛空中,這片虛空既不明亮也不黑暗,沒有任何特點,你可以忽視它。

(2)想像面前有一個浮於虛空的小點,這個點非常小,以至於你無法看清,但你知道它的位置。將你的注意力集中於它,感受這個點有多小。你離這個小點越近,它就變得越小,你始終無法看清。

(3)將這個無限小的點拉伸成一條橫穿虛空的無限延伸的細線,你可以描繪一條沒有厚度的極細的線,但需要意識到這條線沒有厚度並且是看不見的。雖然如此,你還是可以用你的意識感受到它筆直無限延伸。

(4)現在縱向延伸這條直線,使它成為一個不可見的極薄的平面。可以想像它是一塊非常薄的玻璃,它如此之薄以至於沒有任何厚度。

(5)想像第二個平面垂直切過第一個平面。這個平面同樣不可見且無限延伸。這兩個平面將整個虛空分成了四個相同的部分。

(6)在腦海中移動這兩個平面,讓意識依次進入這片虛空被平面分隔的四個區域。當兩個平面相交時,就又出現了一條無限延伸的直線,正如你房間的牆角。試著感受由線延伸而產生的面,與其間產生的四個直角空間的同等性。

(7)想像第三個平面垂直於前兩個平面中間,這第三個平面產生了兩條新的直線,與兩平面相交產生的那條直線一起,從三平面相交的那一點分開,就像一個每面四格的魔方。此時由這一點產生了六條射線:它們分別向上和向下,向左和向右,向前和向後,正如一個坐標軸。

(8)凝視著由三個相交平面界定的八個區域,然後專註於每個平面本身,接著轉移注意力到平面所創造的三條相交線,最後把注意力集中在平面的焦點上。需要注意的是,平面,交線,交點,都是無形的,不可見的,你只是知道它們在哪。

二、屏蔽外界

1、就個人經驗而言,我們無法屏蔽外界的原因可能是,我們一直在接受外界的信息。

你躺在床上準備睡覺,蟬鳴聲,樹葉的沙沙聲等白噪音可能不會使你覺得吵鬧,但你室友說話的聲音即便很小聲也會顯得刺耳。其原因在於,你一直在接受你室友語音中所攜帶的信息,這會使你展開相關的思考,而蟬鳴,樹葉的聲音都不攜帶信息,故而可以被忽視。

本練習可能有導致您出現聽不清英語聽力,左耳進右耳出等副作用,請謹慎練習。

【練習一】

(1)當別人說話時,專註於聲音的物理特性上:音調高低,語速快慢,音色特點,呼吸聲

(2)刻意留意周圍環境中的背景音:風扇聲,車流聲

(3)做一些輕度佔用注意力的事,比如感受身體與椅子接觸的感覺,腳在鞋子里的感覺

如果此時有個人大叫「蘋果!」,你可能會立馬想到一個紅色的蘋果或者是一部手機(bushi),而一個對中文一竅不通的外國人對此不會有任何反應。

在聽歌時,可能會聽到完全不相關的歌詞,也就是「空耳」。

這是因為你已經將特定的聲音與某種信息綁定,所以以下練習的目的在於解除這種綁定。

【練習二】

(1)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最好不要躺著,容易睡著(

(2)開放性地覺察所有聲音,不對它們劃分優先順序

(3)當你聽到一個聲音時,注意到它,然後讓它自然流過,不分析,不聯想,告訴自己「這是聲音」

(4)當你聽見人說話的聲音時,注意到它,同樣處理,告訴自己「這是人的聲音」

(5)將你聽見的所有話都當作「人的聲音」,沒有任何含義,這只是「人的聲音」,和「蟬的聲音」,「貓的聲音」一樣。

【練習三】

(1)播放一段任意母語音頻,博客,新聞訪談都可以

(2)專註於聽見的音節,節奏,韻律起伏,當作一種完全陌生的語言或者一首歌來聽

(3)聯想和理解在這個練習中都是可以忽視的,本練習需要多次使用

2、你可以使用感官描繪來替換外界感官

【練習一】睡前練習

(1)感受你的腳接觸床單和被子的細微感覺

(2)想像你此刻正光腳站在柔軟的毛絨地毯上

(3)地毯包裹著你的腳,十分柔軟

(4)專註於地毯的感覺,這個感覺是如此強烈,以至於你完全忽視了被子和床單

(5)你可以找其他的方式來練習,要點在於,用描繪一個強烈的感覺來替換外界那些輕微的感覺


鳴謝

感謝您看到這裡。

感謝風(Pink系統)提供靈感,鳶語系統提供建議,劍(萬象系統)提供排版編輯,Aldo,Lab.系統,東方樹葉,來生系統,納塔斯,小豆小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