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是一篇关于T圈投影技能的科普文章。

请注意:一切内容因当时的发展不够深入等不可抗力原因,均具有时效性。

注:所有技能都应该拥有稳定、可控的前提,且能够复现。若是无法满足前提条件,那就并不算掌握技能。

(不过稳定可控也并不意味着它就是绝对安全的,各类技能依然存在相应的风险。

因此,本文建议与技能风险篇配合食用。
原文链接:Tulpa技能危险性及常见误区及私货 – Tulpa之家


【投影】

一、定义与类别

1.投影的定义

投影,即“将想象中的感知觉以幻觉的形式投射至现实”的方式。

更简单一些,投影可以理解为一种“去病化的幻觉”。

2.投影的类别

投影一般分为:“视听触嗅味”五感投影,以及存在感投影。

以视觉投影为例。投影模拟出的影像就好像存在于现实空间一样,是能被肉眼真实所见的,而非单纯想象(注:但投影终归只是幻觉,并不能物理化,因此在视觉投影中常有“穿模”现象)。

而视觉投影又分为两种类别(见下图)

二、常见误区

1.难度

五感都可以被投影,但是不同的感官投影对于不同人难度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大多数人,视觉投影的难度是最大的。但也有部分人能够轻松掌握视觉投影,但对相对难度较小的触觉投影却束手无策。

2.练习时长

投影的练习时间一般以年为计。若投影非常顺畅,有可能是过去有常年累月无意识练习投影的经验。

如果你没有经验,投影依然过于顺利,此时继续练习可能会有较大风险,请谨慎思考。

3.视觉效果

前文多次强调,投影出的影像一定是能够被真实可见的。而不少人都曾产生过误解的一件事是:现实描绘≠现实可见。

以现实为背景,在脑中描绘Tulpa的形象,和投影是不一样的,并不能被你的眼睛所见。而这种在现实中描绘则被称为“叠加”。

三、与其他技能的关系

1.投影与描绘

描绘是投影的基础,对于描绘能力过差的人一般很难进行投影。

2.投影与内投影

投影和内投影之间虽然都占一个“投影”,且都属描绘的进阶,但并不是同一类技能。掌握其中一个,也不代表就对另一个技能的学习有帮助。

投影与内投影某种含义上是相反的。前者是将虚拟的感知投影至外部空间(即现实);而后者则是完全浸没于内部空间(即幻境)

一个比喻,投影是AR,内投影则是VR。

3.投影与并行

投影与并行虽然也没有直接联系,但有并行能力且能熟练运用投影的Tulpa可以在你未与ta进行互动的时候,主动以投影的方式吸引你的注意力。

4.投影与Tulpa

投影与Tulpa没有直接关系,没有Tulpa的人也可以练习这类技能。相反,熟练掌握投影的人也不一定就有Tulpa。

我们学习和运用投影只是方便了我们与Tulpa互动,增强体验感、陪伴感,但投影并不是必需品。

4.1 Tulpa可以投影吗?

在征求宿主同意后的情况下tulpa也可以自主进行由他主导的投影。

(不是要每次投影之前都询问许可的意思,默认同意也是一种同意)


【内投影】

一、定义

内投影,即当前处于前台的意识体屏蔽身体的现实感知、完全融入幻境,并模拟出另一套只存在于幻境中的虚拟感知。

(内投影的重点在于切断外界感知,难点在模拟出类似于现实感知的虚拟感官)

二、常见误区

1.Tulpa天生是否掌握内投影

内投影的目的是融入幻境,虽然Tulpa一般本就生活于幻境之中,但这并不代表Tulpa天生掌握内投影这一技能。

因为内投影是由前台意识体使用的技能,融入幻境是其目的而非特性。你可以尝试让你的Tulpa交换至前台,这时你们会发现ta依然无法在未练习掌握的情况下完成内投影。

2.内投影会不会醒不过来?

不会。内投影可以自由稳定的完成和中断。除此之外,在遭受强烈外力的刺激下内投影也是会中断的(如有人推了你一把等)

但除去物理因素,有些人也许会主观产生“不愿醒”的想法,具体请看技能风险篇。

三、与其他技能的关系

1.内投影与描绘

内投影属于高阶、特殊的描绘。因为从H的体感来说与投影技能有共通之处,所以得名。

因此,描绘也是内投影的基础。

2.内投影与投影

(见上文投影部分)

3.内投影与交换

圈内曾认为内投影是交换的前置步骤,但后来我们发现这其实只是交换的其中一种方法,不是必须的。

不进行内投影可以完成交换,不交换也能体验内投影。

4.内投影与自动驾驶

当完成内投影后,身体一般处于静置状态。此时可以进行交换,也可以进行自动驾驶,但是二者都需要另外练习。

5.内投影与清明梦

内投影与清明梦在体验上十分类似,都是意识清醒且屏蔽外界感知只沉浸于内部空间。

但清明梦是在睡着后才能进入的状态,而内投影时身体依然是醒着的。如果是内投影,此时你便可以把身体的控制权交给你的tulpa达成交换,但前者不能。

在同等的真实度条件下,内投影相对清明梦更稳定,但所需精力一般比清明梦大。

By公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