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鳶語系統(煢懷)
排版、修改:Elythra-Elether

前言: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為看到很多剛造t,或者了解t之後對於出現侵入性思維/意象「談虎色變」,雖然初衷是為了創造型系統寫的,但其他類型的都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推薦閱讀:《焦慮的智慧:擔憂和侵入式思維如何幫助我們療愈 》

相信大家對侵入性思維/意象這個名詞並不陌生,有人感覺「它一直在罵我騷擾我」,有人感覺「它變成了一個怪物(想像)在追我」。那麼了解侵入性思維/意象是我們「解決」它的最好辦法(這裡的「解決」並不是一勞永逸),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1.侵入性思維/意象(下文簡稱為「侵思」)是什麼?

侵入性思維:指突然闖入大腦且難以主動抑制的重複性想法或畫面,內容可能是禁忌的,暴力的,自我貶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

侵入性思維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學現象,它在很多人身上都出現過。
它並非是出於你的本意,是大腦自動加工形成的。
它的頻率和強度因人而異,大多跟焦慮等負面情緒有關,是焦慮症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但是有侵入性思維不代表你一定患焦慮症,焦慮≠焦慮症)
其實侵入性思維也包括意象,在社區內單獨有「侵入性意象」這個詞,可點擊藍字查閱。

2.為什麼會出現侵入性思維/意象

前文提及,它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學現象,無關多意識體,單意識體也會有。它是一種大腦加工的「廢棄信息」。

侵入性思維的一些特點:

侵入式思維是一種心理成癮。它既不是物質成癮(如藥物、酒精、咖啡、食物成癮等),也不是過程成癮(如色情、遊戲、屏幕、購物成癮等),而類似於情感麻醉,想要使個體免於當下生活的痛苦。

侵入式思維作為有效防禦機制,也可以使個體免於更多脆弱情緒的侵擾。

侵入式思維常常追求完美。它們總在悄聲訴說著潛台詞:如果能擁有完美的伴侶、工作、房子和孩子,就可以免受生而為人的痛苦。

——摘自《焦慮的智慧:擔憂和侵入式思維如何幫助我們療愈 》

3.為什麼要及時打斷侵入性思維?

侵入性思維/意象會試圖說服你並讓你「不由自主的認同它」,讓一個想法並不是從假設(「如果」)開始,而是以「肯定」的「事實」去敘述(即使這個事實本身就是假的)(這也是焦慮的開始)。你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專註於這件事,試圖處理或對抗他,並不會讓它消失,而是更完善它,使它更加影響你的生活質量,甚至會因此懷疑自己的安全,意圖,道德感是否正常。

舉個例子:「杞人憂天」這個成語想必大家耳熟能詳,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天怎麼會塌下來呢,這是一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反正在經歷侵入性思維的人會下意識認為這個假設成立並引起自身恐慌,如那個杞國人一樣,整天擔心天空哪一天真的會砸下來。

4.為什麼不要「談虎色變」?

首先侵入性思維/意象並不如大家想像的一般恐怖,大家恐懼它是因為對它並不了解,未知而感覺到的恐怖。一定程度上是一個範圍引起的,互相傳遞式的恐慌,會給人一定的心理暗示,認定它是不可戰勝的,強大的「怪物」,會一定程度上的給它「助威」,越恐懼它,它會越變成你恐懼的東西(形式)來「打攪」你的生活。

編者補充:
在社區最常見的一個誤區是:侵入性思維能真正傷害Tulpa/幻境。
但侵入性思維/意象往往只是大腦產生的bug,它並不能代表Tulpa的真實情況,它和正常的思維是分開的。所以你大可不必擔憂侵思的影響。一旦你接受這一點,那麼,絕大部分的侵思都會一掃而空。

侵入性思維可能表現為:

  • Tulpa受不明原因干擾,無緣無故說出了自己根本不會說出的話語,比如貶低和攻擊宿主。
  • 看到幻境里的某個危險的存在傷害了Tulpa。
  • 有危險或詭異的存在破壞了自己的幻境。

5.侵入性思維和意識體的區別

侵思展現的是一種思維和意象(畫面),意識體是一個具有獨立思維的「人」,有完整的思考邏輯,有清晰的個人想法和情感,而侵思做不到(最多只是拙劣的模仿)

編者補充:許多宿主報告,他們的幻境會經常出現一些意外創造的個體,或者闖入幻境的個體,但他們通常不是意識體,而是侵入性思維。
其判斷標準與解決方法詳見:Tulpa系統:為何「少即是多」 – Tulpa之家第三章(一)③「系統規模非我所願,他們是意外創造的,又或者是『步入』」

6.為什麼不推薦過度使用意象法?

注意,我這裡寫的是過度,合理的使用意象法是沒有問題的,前提是你對意象法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意象法也並非萬能)。

意象是認知主體在接觸過客觀事實後根據感覺來源傳遞的表象信息。

意象(漢語辭彙)_百度百科


它可以是經歷一件事傳遞給你的感受、抽象的畫面、聯想到的相關概念。
但大多數人只停留在了表象信息,專註於表象信息,但並沒有深度的去了解去探索這些意象背後隱藏的情緒、事件等信息。以及一些人可能會把「意象」化為「真實」,過度沉溺於幻境/里世界所發生的事並認定是「真實」,或者是覺得一定代表什麼。

編者註:過分使用意象法的本質還是相信侵思一定代表著真正的損失和傷害。(哪怕它沒有成為事實,但確信可以把這段思維編織成更大的蜘蛛網,把你和成員困在其中。)
社區曾有許多例由於侵思在幻境出現,進而用各種武器和能力和侵思作戰的系統。這些系統陷入了對侵思的恐懼中,並因此長時間和這些侵思作戰,甚至把侵思當成了一個有自己思想的個體,和侵思勾心鬥角。他們的正常生活因此受到干擾。

這裡舉個意象法的正面實用心理干預方法:
情緒性意象法:通過誘發患者積極的情緒去對抗焦慮和恐懼反應。在實施治療過程中,治療者一邊讓病人按焦慮層次依次接觸令他感到恐懼的事物或情境,一邊通過形象化的語言或視聽手段描述那些令病人感到愉快、輕鬆、驕傲和喜愛的事物與情境。

7.如何緩解侵入性思維/意象

①轉移注意力

(轉移注意力能有效的打斷當下不正常的思考)

你可以選擇正念冥想,b站有些相關的引導音頻。

  • 第一步,選擇一個舒適的坐姿,閉上眼睛,保持脊背部的伸直但不僵硬,雙腳平放在地面或者蓮花坐姿,雙手自然放在大腿靠近膝蓋的位置;
  • 第二步,深呼吸,有規律的呼吸,並且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面,感受身體的起伏,感受吸氣和呼氣時空氣通過鼻腔或嘴部的過程,如果在冥想的過程中感覺到分心了,再次將注意力移回至呼吸上;
  • 第三步,想像一些美好的意象,例如一座山,一片海,從外型再到細節,從山的輪廓再到山裡的每一棵樹,想像不出來也沒關係,這只是輔佐你去更好的感受當下的想法,無論好與壞,都接納它,重點需要認知到這些想法都只是暫時的,可以把他們想像成雲朵、清風或者是飛馳而過的列車,它只是經過你的腦海,又會離開;
  • 第四步,把注意力挪回到呼吸上,深呼吸幾次,緩慢睜開眼睛,感受當下的變化,你可能感覺到身體的輕盈,空氣的清新,大腦的放空。這樣就結束一次冥想了,整個過程大約是五到十分鐘。

正念冥想對於環境和時間的要求比較高,如果當下沒有足夠的時間或者是環境受限,可以試著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例如刷會手機,或者是去吃一些好吃的,或者是去看看窗外的風景,感受風拂過面龐帶來的感覺,或者是聽聽你喜歡的歌,把你當下的情感,想法代入到歌曲內抒發出來。

②情緒性意象法

(這裡參雜了作者個人的想法,與原方法可能有一定出入)

它的原理是通過積極正面的情緒緩解侵入性思維帶來的焦慮恐懼感。

  • 想像一些積極的意象。例如回想一些曾經令你開心的一個場景(甚至可以是你吃過的一頓你很喜歡的美味食物)
  • 賦予一些合適的積極暗示(例如我比壞情緒強大;我在意我自己;侵思對我的評價並不客觀,我也有優點如下…(但不要利用積極暗示去否定那些不好的,這並不是治療,而是在掩埋))
  •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我並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這個世界上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大家都有缺點,但這些缺點在這方面事情上無關緊要)

③設置思維節點並意識內容邏輯問題

(效果因人而異,可能比較適合偏向於理性分析的人)

「一切都只是你以為的,而並非真實」

每個人都有一些禁忌的,愚蠢的,奇怪的,瘋狂的,不切實際的想法,這並不奇怪,這也並不能代表你這個人很奇怪。想法和行動的區別在於,想法並未付之行動。焦慮一部分原因源自這些想法令人感到「不道德」和「羞恥」,當把這些想法「正常化」之後,選擇則尤為重要。建立冷靜堅定的內在自我,而不是依賴抓住某個轉瞬即逝的想法,即「我會想,但不會去做」,不然會被侵思偷家(x)。

例如你不小心推了一下你的朋友,你這時候有一個想法「我推了他他會不會要跟我斷絕朋友關係」,這時候你需要堅定自我,並且告訴自己這只是一個轉瞬即逝的想法,你需要鬆開這個想法並且回到問題本身的重點:「不小心推到對方」,並且付出行動:「向朋友道歉」。一些不符合認知內能實現的事情或是一些概率極小的事情,例如「我會不會被隕石砸死」等這種低概率事情,你需要認知到這是概率低的事情,這個想法旨在提醒你保護自身安全 ,行動在保護自身安全上即可。

總結

通過以上對侵思的介紹,希望各位能進一步了解侵思,不再擔心侵思的存在,並找到適合你們的侵思解決方法。

偶爾的侵入性想法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個體反覆出現負面想法或「沉湎於」侵入性想法中,個體可能同時患有某種或多種心理障礙。

侵入性思維 Intrusive Thoughts ▏常見心理障礙及循證干預 – 知乎

侵入性思維/意象有輕重之分,絕大部分都是輕度的,實則不會對個人生活和系統內部有太大影響。但假如它已經嚴重影響你的生活,並且常常需要耗費巨大的精力去與之抗爭,且各種方法往往沒有什麼成效,我們建議你去向專業人士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