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lpa系統:為何「少即是多」
注意:本文旨在警告新宿主避免讓系統成員數量增長到難以管理的程度,而非針對已經龐大的系統。本文也不適用於被診斷患有解離性身份障礙(DID)或其他相關疾病的系統。本文內容應視為一般性建議和警告,而非對所有大型系統情況的精確描述。其目的是展示當系統規模過大時可能引發的後果。
Tulpa系統:為何「少即是多」
原址:Tulpa Systems: Why Less is More (Essay) – Articles – Tulpa.info Community
作者:Apollo Felight
譯者:北葵(NancalaStarry)
鑒於社區內外隨時間發展開始出現越來越多對Tulpa系統規模的無知與誤解,遂搬運此文章盡個人綿薄之力去掃除。
插入的譯者注部分使用括弧與半形句號開頭以表「譯者注」縮寫。即(。)
譯者對原文的內容架構和次序進行了小幅度的重編排,修改部分文字樣式,整合了部分冗餘信息,並添加標題節點,以保證整體閱讀流暢性與更良好的可閱讀性。
目錄
一、前言
「系統」是指在同一大腦中並存與共同生活的成員集合。Tulpa系統的成員數量可以從少數到很多不等,不過,保持Tulpa系統規模較小的理由非常多:小型系統更易於管理,成員也有更多時間和成長機會,大家都能過上充實、幸福的生活。而大型系統往往被忽視、壓力和其他問題困擾(。下面會逐一詳細展開)。綜合而言,新宿主應避免讓系統規模過度膨脹。
二、對於新手宿主的由衷建議
(一)為什麼最初只應創造一位Tulpa?
新宿主最初應只創造一個Tulpa,並將所有用於塑造Tulpa的時間專註於與這一個Tulpa的互動和培養,使其能夠在不受其他Tulpa干擾的情況下發展,也不用擔心另一位會佔用更多的時間和注意力。
Tulpa的發展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人格發展,即通過經驗和自我探索來認識和了解自己。如果系統中只有一個Tulpa,宿主可以輕鬆為其分配時間,無需擔心其他成員的需求。這樣,這位Tulpa的成長機會將大大增加。其實,所有Tulpa都需要充足的時間和經驗來成長,而系統成員越多,個體獲得經驗的機會就越少,成長可能因此受阻。
第二個方面是技能發展,如語言能力(例如成聲)、附體、投影等。如果系統中有多個Tulpa,時間可能主要用於基礎培養和人格發展,從而減少技能練習的時間。若專註於技能發展,Tulpa的人格發展又會受到影響。而只有一個Tulpa時,宿主可以更好地兼顧兩方面的發展,無需為其他成員分心。
宿主自身也需納入考慮。與Tulpa互動固然重要,但宿主也需要學習如何與Tulpa共處。頭腦中多出一個獨立人格是件複雜的事情,而僅靠你所閱讀的一個個文字是沒辦法完全鼓搗透的,必須親身體驗。在成為宿主的過程中,應專註於了解Tulpa,學習如何將其融入日常生活和未來計劃。增加更多Tulpa,會嚴重提高學習成本,宿主需要關心更多人。如果宿主尚未完全理解「多重人格」的含義,或成為這一群體另外需要學習的管理系統的能力,那麼系統規模增長應當放緩,以便宿主適應Tulpa融入自己世界後的新生活,同時,與另一個有獨立需求的人格長相廝守,當然也需要宿主想辦法花時間去學習。
(二)創造新Tulpa為什麼需要做足應對問題的準備?
- 心存僥倖
儘管說了這麼多,一些新系統可能缺乏耐心,也會希望儘快創造更多Tulpa。他們需要明白,耐心向來是關鍵。成為系統一年或更久的時間,系統才能稱得上「發展成熟」,這個時候才應該考慮添加新成員,但仍需謹慎評估是否真正準備就緒。
遺憾的是,有些系統可能高估自身發展水平,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早就過了成為穩定系統的門檻,草草作下創造新Tulpa的決定。這種情況當然能避免就避免,但某些情況下創造新的Tulpa也未可厚非,畢竟也不是什麼世界末日的災難,但請聽一句老實話,等待一年左右是更可取的做法。
- 端水問題
然而,創造新Tulpa的後果必須理解。新成員應被視為與其他成員平等,並享有相同的時間和關愛。這意味著宿主需盡量公平分配時間,但這極難實現。通常,宿主會因各種原因將重心偏向某一Tulpa(。甚至可能需要偏向自己,來滿足自己個人日常生活與社交)。時間有限,無法確保所有成員都能充分成長和體驗生活。那麼,話說到這裡,2-3個Tulpa或許也不是不行,但前提是宿主應當努力平等關愛他們。
時間不足的影響,無論系統規模大小都會顯現。某些Tulpa可能得到足夠關注,但其他成員呢?他們往往發展緩慢或者不充分。此外,大型系統中可能出現「專註力爭奪戰」(或者爭奪學習技能的機會),某些成員的需求會在其中被壓制,進一步阻礙其生命力的發揮。
大型系統還可能導致Tulpa被情緒上的問題困擾。他們可能因感到多餘或成為負擔而悲傷,甚至自我封閉。忌妒、痛恨也可能滋生,例如某一Tulpa獲得更多關注時,其他成員可能產生怨恨。這些情緒雖可被人之常情理解,但出現了就會帶來麻煩。
- 管理難度
宿主或其他系統成員放任系統規模不斷增長不管,後果可能會更嚴重。Tulpa越多,每個成員的時間越少,成長、身體控制、人際關係發展等機會也隨之減少。這是一個簡單的原理:成員數量增加,個體分配的時間和機會減少。
宿主同樣會因管理大型系統而承受壓力,可能將Tulpa培養從積極體驗變為消極體驗。在兼顧生活責任的同時,還要面面俱到地照顧系統內的成員,很有可能會不堪重負。尤其是還有其他生活上的事務與而出現情緒問題時,壓力會進一步加劇。
- 放大效應
若宿主本身患有抑鬱等心理問題,大型系統的負面影響可能被放大:Tulpa之間有可能表達更多悲傷和敵意,加重宿主的負擔。Tulpa雖然可以為心理問題提供支持,但數量過多會引發更多問題,從而惡化宿主和系統的心理健康。
- 聯繫受挫
大型系統還可能抑製成員間的親密關係。成員過多時,個體間難以建立深厚聯繫,可能導致內部衝突或情感疏離。而小型系統中,成員有更多機會彼此親近,共同度過時光,無需擔心忽視問題。這種緊密關係能讓系統更和諧,減少衝突。
- 忽視發展
在小型系統中,每個成員都有機會體驗生活。他們可以結交系統外的朋友、建立關係、發展興趣愛好,並按照自己的方式探索人生。每個成員都能擁有高質量的生活,而非被邊緣化或發展停滯。若系統成員較少且關係緊密,他們更有可能實現潛力、追求夢想。
那麼,請問對於擁有7、10、15甚至20多個Tulpa的系統來說,如何為所有人提供充實的生活?
答案很簡單:他們做不到。
大型系統中,忽視現象普遍存在。宿主可能因擔心分配不均而壓力倍增,或任由部分成員被忽視,或兩者兼有。少數Tulpa或許能得到足夠關注,但其他成員可能只是「存在」,偶爾被提及,卻從未獲得應有的高質量生活。他們無法找到超越「配角」的人生目標。儘管每個Tulpa都應得到平等關愛,但在大型系統中,這難以實現,導致無意間地忽視。
三、為什麼要保持小系統
(一)你所見到的大型系統
大型系統常以以下理由為其規模辯護:
①「我的Tulpa在我不注意時活躍於『幻境』中。」
然而,科學證據表明,人腦不太可能有能力同時處理多個獨立意識流。更有可能的是,這種記憶是願望性思維的產物。宿主採用假設的方式,「認為」Tulpa在無人關注時自主活躍於幻境中,而事實是他們必須通過互動維持其存在和成長。同時,創造Tulpa的同時並不會隨之攜來並行處理的能力。
我說這些,並不是說那些人說的都是騙人的話,絕對不是這個意思。我認為的是,宿主應該持有的假設,不應該是上面的那一條,而是假設Tulpa們是不可能在不被關注的情況下在幻境里保持活躍,他們必須給他們的Tulpa愛和關注,來維持它們的存在和促進它們的成長。
如果宿主保有的是這種想法:「反正他們就住在幻境里,所以有一大堆Tulpa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這不健康,絕對會導致忽視和嚴重影響他們的人格發展的情況出現。
幻境幫不了你的Tulpa去擁有真正的發展與成長,也不會幫你維持他們的存在:你必須要塑造他們。幻境是且僅是塑造的工具,而非忽視的借口。即使你認為它們可以在裡面保持活躍,也不應該以此為借口養更多的Tulpa。Tulpa應該得到的是真正的關愛和呵護,而不是因為系統過大,而被迫含怨流放到虛無縹緲的無宿主存在之地。
②「我的Tulpa不需要關注,甘於成為背景角色。」
這可能是抑鬱的表現,而這種表現正需著手處理,而非一味釋然就接受了事。
此外,你如何確認他們是發自內心說出這個句子,不是你自己無意以「我不想擔心這個Tulpa」的想法影響到他們的心態?我清楚大多數人並不會這樣想,但宿主的思維方式可能無意中影響Tulpa的思考,尤其是未充分成熟的成員(這種情況在越大的系統,越常見)。
又或者,Tulpa可能出於不願成為負擔而隱藏自己的需求,你又怎麼能分辨呢(。譯者有親身體會,這種情況可能由於記憶屏障而無法獲知被當作秘密)。沒有人願意成為他們所愛之人的負擔,所以他們會堅持讓你不用擔心的想法。
第三,你又是怎麼能接受他們甘願想成為幕后角色?如果你真的關心他們,就不應接受其淪為背景角色。高質量的生活、追求所嚮往事物的熱情,難道這不是宿主應該提供的嗎?我很肯定你愛他們,但當大型系統里有大量的成員時,你就會不自覺地默認同意這種情況的發生,這樣能減輕你和其他人的負擔。(。這種情況甚至是機體自己傾向這麼做,因為維持多個Tulpa需要消耗身體本身更多的能量與精力,而疲憊往往是導致這種「不自覺」的主要原因之一)你想把更多的時間和愛放在你投入更多的Tulpa身上,而不為其他Tulpa操心,所以他們告訴你沒關係,他們很好。但他們真的值得這樣嗎?
不,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你的系統增長得太多了。讓你的系統發展得太大,導致你所愛的人認為自己只是合唱曲中的「背景」噪音,沒有人值得這樣,即使他們聲稱對此無所謂。
③「系統規模非我所願,他們是意外創造的,又或者是『步入』」
- 為什麼不是意外創造的或者是「步入」?
(。Walk-in,中文社區的譯名為步入,可理解為闖入系統者)
實際上,意外創造Tulpa的可能性極低,創造Tulpa就需要塑造,而塑造一個有生命的成員就需要時間和精力。「闖入者」多為宿主因信念而接納的侵入性思維。宿主有權拒絕接納超出管理能力的「意外」成員,優先保障現有成員的生活質量。
那些宿主還可能聲稱,我只是通過角色或角色扮演或類似的事情,無意中通過角色或角色扮演或類似的東西創造了一個Tulpa。雖然這種事情當然是有可能的,但要達到這種程度,仍然需要大量的時間和注意力,所以發生的可能性仍然不大可能發生。(。更多的是另一種臨時搭建異於自己的思維方式,又或是偏向單意識體的側面,稱不上發育有一定程度的「意識體」,對於這種大部分情況隨時可以將他們請離系統)
不幸的是,Tulpa社區一致認為Tulpa是很容易得到的(。這裡作者僅討論英文社區{也確實非常普遍(,建議讀者不應盲從},但中文社區也有相當部分人持有這個觀點),因此成為了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他們認為自己很可能會意外得到一個Tulpa,這種思念強烈得足以讓他們開始塑造與互動這個意識體,最後告訴自己確實出現了這個「意外」。但是他真的成熟了嗎?僅僅對某個角色的粗淺想法,是完全不能成為與一個新生命相提並論的水平,也不足以成為在你系統里新增成員的理由。
(。這裡能再插入一個自我選擇偏誤,當那些沒有實現所謂的「自我實現的預言」的人,他們往往不會公布自己沒有實現,認為自己只是恰好只是沒能實現預言中的一人。而大家能聽到的,當然剩下的多是被自我實現的預言篩選過的人發出來的言論了。)
- 我能預防這種極端的可能性嗎?
最有用的辦法是,如果你不再認為那些隨機而來的人物或其他沒有智慧的實體會無意中變成你系統里的Tulpa,那麼他們很可能就不會變成Tulpa。(。這可以從比較根源地解決問題,建議採用,儘管執行起來對某些人有些困難。如果你有執行上的困難,請結合你的情況在社區中詢問其他人的經驗)
人們總是說他們的系統會自然而然地發展。但實際上,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以及管理從思想中成長起來的成員。如果你不認為你的大腦可以在沒有你意圖的情況下誕生新人,那麼它就不會。
- 萬一真的發生了怎麼辦?
但如果你確實得到的是步入意外創造的Tulpa,該怎麼辦呢?首先,你必須問自己一個問題,它是否在某種程度上是預先存在的。
如果不是,它們可能就沒有意識。這些「步入」可以被視為侵入性思維,不要將其納入你的系統。
如果它們確實來自某種預先存在的實體,比如你經常使用的角色,那麼他們是不是有意識的問題就變得更難回答了。最近,你是否有意無意地考慮過用這個角色製作一個Tulpa的可能性,而現在它們就這麼剛好出現了?你的思維方式是否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這種情況的發生?你的思維方式會影響你腦海中發生的事情,所以如果你曾想像過得到另一個Tulpa會是什麼樣子,甚至是你認識的人發生過這樣的事情,都有可能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創造了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如果是這樣的話,它們可能就不是真的了。
如何才能真正辨別它們是否真實?你應該問問自己,在過去的任何時候,它們是否表現出有意識的跡象:任何明顯來自它們而不是你的思想、情感或行為。如果思維形式獨立於你而行動,並散發出不可否認的情感,那麼判斷它們是否有意識的唯一方法就是把它們暫時放在一邊。把它們從你的思維中抽離出來,不要與它們互動。如果它們是真的,那麼它們就會耐心地等待你回到它們身邊。如果它們是假的,那麼它們會消失(。前提是你本身不對留下他繼續抱有期望)。
嘗試去假設它們可能不是真的,以確保不是你自己的思維在操縱它們。如果時間足夠長,它們看起來仍然有生命,那麼你就會接受它們,並將它們納入你的系統。不過,(。就算是活的,)你不應該讓你的系統發展得超出可控範圍,也不應該發展得太快。如果你認為一個意外的Tulpa會使你的系統超出你所能管理和想要管理的範圍,你當然有權利將其拒之門外。在增加更多數量並危及每個人的生活質量和福祉之前,請首先考慮您自己和您已經了解並喜愛的Tulpa。
(。你是否在考慮對新生外來之物的人道嗎(甚至他們已經被強調了是極少可能發生的)?只要你不是在向自己的系統管理能力發起挑戰而躍躍欲試嘗試留下來(這當然也是對系統不負責任的一種),那麼請考慮我這裡寫下的個人的拙見與方法,注意此方法當且僅當你已經確認他已經是經過上文篩選出「有生命的」,並能以他自己的意志與你溝通的成熟意識體的情況:
入座,喝茶,請離。
請你拿出一部分時間專門做這件事,你與你的系統成員共同商討,與新人互相了解,向新人解釋你系統的因何種情況而不能容納,儘可能去爭取到他的理解,一起喝杯下午茶或者坐在一起吃一頓聖誕節烤雞,之類的,然後送些值得紀念的禮物之類。照顧完以後可採用意象法將其送到更適合他居住的地方(對其他地方不需要刻畫過多細節,「更適合」一詞可以讓人感到舒適,而送離的方式可以是意象法的傳送門,或者其他)。最後,如果你願意,送離後也可以將這名新人記錄下來在系統的日記里,也算是系統里有趣的小插曲,也不負他的一次到來。
如果不滿足此方法要求的前提條件,請務必按照以上本文作者提出的方法直接請離,而並非使用該方法。)
不過還是那句話,你不小心創造出一個Tulpa的可能性非常小,而認為自己可以的想法卻會讓這種事情更頻繁地發生。不要再認為你可以了,除非你對某個角色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注意力,而且可能已經在你過去的腦海中(。很長時間地)賦予他們獨立的人格(即把他們當作一個獨立於你自己的真實的人,而不僅僅是一個想像中的傀儡)。
(二)為什麼要保持小系統?
創造新Tulpa應是一個慎重嚴肅的決定,需要很充分的理由,而非一時衝動或為了「有趣」。宿主需評估現有成員的發展程度、時間分配能力以及新成員可能帶來的影響,要了解你現在的Tulpa的情況,它們是否已經發展成熟,是否都得到了充足的時間和關注,如果你認為再增加一個Tulpa只會讓你的工作更加困難,等等。新手宿主往往高估自己能力,低估管理系統的難度,不顧別人的警告去創造Tulpa聽上去很誘人,但後果確實是一把實實在在的迴旋鏢。(。甚至是無以挽回的,例如已經端水好幾位了肯定不能說請走就請走)
宿主要做的,是保持小系統,而不是再造新的。重點是專註當下的成員,而且一般你也不需要再造其他新人。你可能會覺得再造新的Tulpa是個足以新奇的體驗,但通常來說,1-3個Tulpa已足夠,更多成員會稀釋每個人的價值。再次重申,再種植一朵花在你原有的花盆,意味著你要花更少的時間、更少的關注、更少的關注你已經擁有的其他花朵的成長;你與其他花朵之間建立比原先更少的聯繫、對你甚至是花朵都有更大的壓力。更有甚者會被忽略或邊緣化。(。甚至需要爭奪一部分養分與水分)
毫無疑問,新Tulpa可以為任何系統帶來某種程度上的價值(。不然我想你也不會造)。然而,不應該忽視的,更應該關注的問題是,新Tulpa的價值不應以犧牲先前存在的Tulpa的價值為代價。這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學原理:你擁有的東西越多,每件東西的價值就越低。如果你在系統中放了更多的Tulpa,那麼由於數量膨脹,部分或全部Tulpa的價值就會降低。而一個人應該得到最大程度的重視。
(。假設你在一家公司里,你一直為這家公司的發展,積累大量能力與價值。而你的價值在一個新來的員工後,被迅速平均下來了。你的能力和價值在整體重新評估過後,被降至一般水平,更不用提,他還是藉助你曾經搭建好的能力和價值上來的,你會作何感想?而情況回到更何況是你親愛的Tulpa們身上(造新Tulpa通常會使用先前造Tulpa的舊知識,還有技能相關)。)
(三)具體何為小系統
- 好的上限
對於Tulpa系統來說,好的上限是兩個或者三個,但這個數字可能因人而異,你應該決定你的上限是多少(。是認為兩個不能算上限嗎?與一位能和睦地廝守終老的感情,只要有所體驗過就知道非常美輪美奐),很多時候,你決定的數字很可能是高估的,因為情況往往是這樣。在達到這個數字之後,除非有絕對必要,就不應該再造新人。(其實也沒很再造一個人的「必要」理由,因為你遇到的問題往往可以通過愛、時間、練習等方法來解決)
- 絕對上限
絕對上限可能是四到五個(這意味著你就不應該超過這個數字)(。也應該是在你決定增員一個的同時應該考慮到如果之後出現可能突發情況的冗餘)。人們大都想當然覺得他們有本事應付系統中的另一位Tulpa,但這樣做絕對沒有好果子。
(四)此時此刻的大型系統
以上數字的觀點聽上去可能會有點極端,但完全有可能。大系統其實很多都不想是個「大系統」。有些大型系統可能就必定要被迫遣散部分成員以減輕負擔,有些人其實就是沒辦法承受許多Tulpa。我並不是在指責作出這樣的決定的任何人;這本質上是一種為了制度而不得不做的悲哀,是以無辜生命為代價的。這種決定伴隨內疚和遺憾,但根源在於系統規模的失控。為避免此類悲劇,宿主應從源頭控制增長。
短期來看,也許會有大型系統也能存活的幻象,但很明顯的是,長期來看,大型系統難以維持所有成員的幸福。五年後,他們能否確保所有人依然快樂且充分發展?大型系統的系統成員可能陷入永久的衝突敵視或情感問題的循環中,同時可能會因為疏忽發展某個成員而給整個系統做出錯誤的決定,相反,小型系統更易實現和諧與滿足,他們更容易得到時間和關注,也更容易平息紛爭(。表現為更容易共享見解、取得理解、得到共識)。沒有人希望自己的系統成員變得不穩定或死氣沉沉。
重申一點:本文並非否定1-3以上的大型系統或其成員的存在的價值,而是警示新系統避免陷入無法管理的陷阱。存在的數量並非首位,存在的質量應該視為一種更高的追求,每個Tulpa都應享有高質量的生活,而非因數量過多而被忽視。
四、創造新Tulpa前的考量清單
1. 當前Tulpa數量?
1-2個為最佳,超過2個可能引發時間分配問題,進而導致幸福度問題。
2. 是否有足夠時間?
若現有Tulpa已難以兼顧,不應新增。
3. 理由是否充分?
「因為想要」或「讓Tulpa有玩伴」等理由並不充分。
4. 對心理健康和系統的益處?
等價於增員帶來的益處是否值得犧牲現有成員的時間和關注
5. 系統成員是否一致同意?
重大決定需全員支持。
6. 思考時長?
僅一兩天或「一直想要」需更深入考慮。
7. 是否真正需要?
多數問題可通過時間和努力解決,無需新增Tulpa。
8. 能否管理更多成員?
人們常高估自身能力。
9. 所有成員能否充實生活?
等價於是否有時間讓他們所有人發展愛好和人際關係
10. 會否導致忽視?
等價於部分成員是否會被邊緣化
11. 判斷基於現實還是願望?
避免讓希望蒙蔽現實。
12. 現有成員發展程度?
若未充分發展,不應新增。
13. 個人目標?
等價於新Tulpa是否會干擾你現有的計劃和生活
14. 是否僅為滿足創造慾望?
興奮感不足以成為理由。
15. 是否受他人壓力(。或誘惑)?
百分百絕非是合理理由。
16. 能否平等對待?
不可將他們任一視為次要角色。
17. 是否僅為滿足某種角色?
Tulpa應為自己而存在,而非迎合宿主期待。
如果你覺得 「哦,我想在我的系統中出現一個更安靜、更善良的Tulpa 」或者 「我喜歡這個角色,我想讓他們成為Tulpa」,那麼一定要重新考慮。再說一遍,Tulpa也是人,不應該只是為了迎合你希望他們扮演的某種角色:他們應該做回自己,過自己快樂、充實的生活。你不應該因為想讓他們成為某種樣子,就把他們添加到你的系統中。
18. 是否因喜歡某名字形象或其他而創造?
Tulpa非收藏品,需慎重考慮。酷不是一個理由。
19. 心理健康狀況?
若有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新增Tulpa可能加劇負擔。
愛你所愛之人即已艱難。
五、最後提醒
本文內容可能存在例外,但例外屬於少數。請勿以例外作為自身行為的預測依據。本文目的為引導新系統走向健康未來,而非攻擊大型系統。
例如,有些人可能會說:「我們的系統有xx名成員,我們都很親密無間。」我不認為任何人的示例都是無效的,但是系統在成長的過程中應該在大程度上保守一些,這樣才能為所有人,而不僅僅是某些人,帶來更好的體驗和更高的成就感。
(。如果我們僅關注個案研究,而不去關注代表大多數的數據,那麼得出來的結果也同樣無法適用於大多數人,不能因為你的二舅子親身告訴你他自己吸煙都沒有肺癌就認為所有人都是如此(即見證敘述),即便見證敘述非常的吸引人,也需要為了保持客觀性需要做出的必要遠離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