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rank

修改意見:Rose,  Khthonios,TNN,鳶語,空,Nobody

什麼是幻想朋友

對於有幻想夥伴的讀者們,試圖在這裡用文字解釋其概念是蒼白且不必要的。不過,為了童年沒有此類經歷的讀者們著想,筆者還是稍微簡述一下幻想朋友的特徵。

幻想朋友(Imaginary Friend)或者幻想夥伴(Imaginary Companion)是一類常見的心理現象。幻想朋友在幼年期常見。兒童常常會想像一個形象作為自己的幻想朋友並與其互動、對話。其形象可能是人類,也可能是動物或者其他幻想生物/非生物。許多兒童會堅持稱幻想朋友是真實的,並在行為中表現這一點,比如出聲與幻想朋友對話,為幻想朋友準備椅子和餐具等。隨著年齡的增長,多數幻想朋友會逐漸沉寂或者消失,但是也有不少留存至更高的年齡甚至成年。青少年和成年人擁有幻想夥伴,甚至在這個年齡創造幻想夥伴的情況也並不罕見

在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7歲的兒童中有65%擁有幻想夥伴,12歲人群里有9%依然擁有幻想夥伴。另一項相關研究探討了160名5-6歲中國兒童的假想夥伴與其同伴關係及社交能力之間的關聯。通過兒童與母親的訪談收集假想夥伴的詳細信息。結果顯示,55名兒童(34.3%)存在假想夥伴遊戲行為。多項研究表明,幻想夥伴的存在對兒童的思維發展尤其是社會能力的發展有益。

很明顯,幻想朋友與tulpa有著許多共同點。他們都由宿主創造,能和宿主對話,都被宿主視為某種程度上的真實存在,都與宿主有深厚的關係。事實上,如果拋開更大的多意識體體系中對tulpa的定義(通過塑造行為產生的創造型意識體),那麼「擁有自我意識的幻想朋友」或許就是tulpa最合適的定義。

fig.1 多意識體中文百科對tulpa的定義

由於與幻想朋友的互動和tulpa的塑造法相類似,同時宿主與幻想朋友的感情往往比較深厚,希望能與友人繼續相處,或是找回曾經的友人。抑或是在了解tulpa相關知識後認為幻想朋友已有初步的意識,認為對其抱有責任。總之,將幻想朋友塑造成tulpa是一種社區內較為常見的情況。在最近的一次普查中,有20%的受試者報告tulpa同時也是兒時的幻想朋友,或者幻想朋友是他們決定創造tulpa的原因。

fig.2 tulpa之家的問卷調查結果統計17題

很顯然,幻想朋友既是許多宿主想要創造tulpa的最初原因,與幻想朋友相處的經歷也可以成為將其塑造為tulpa時的助力。如果從零創造tulpa像在平地上升起一堆篝火,那將一位已經有一定完整度的幻想朋友塑造為tulpa就像已經擁有了部分的柴堆,只需填滿剩下的部分,並燃起火焰

我腦子裡的存在是幻想朋友嗎?

如果你腦中的那位(或者那幾位)「幻想朋友」有下面的情況,那麼ta有可能屬於一些其他的分類,其中有些狀況需要引起重視:

假如你長期創造、互動的幻想朋友已經有很明確的意識和想法,有自我的概念,能夠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你可以感知到明確的,來自對方的感情(反之亦然),那麼這位幻想朋友或許已經是一位二類tulpa。假如其中部分條件滿足,那你的幻想朋友或許已經走在產生意識的路上。

假如你的「幻想朋友」在一次嚴重的心理創傷性事件(如遭受生命危險、親人去世、目睹死亡等)或長期令人折磨的創傷性環境中出現,表現為承受創傷相關記憶、經常產生情緒崩潰,往往有不止一個「人」存在,同時你有記憶喪失的情況,可能與分離性疾病(解離症)相關,建議就醫並了解創傷型相關知識。

(另外地,假如ta在相對更溫和的創傷性事件/惡劣環境中出現,或是宿主在絕望中主動創造一位朋友來陪伴和安慰受傷的自己,可能會產生適應型、內部自助者、混合型等情況。對這類意識體系統性的研究尚未充分開展,但是目前發現這些意識體表現上兼具部分tulpa和分離性身份障礙的特徵。)

假如你認為這位幻想朋友是你自己的一個形態,是你的一部分,或許ta更接近你的一個側面(median理論中的概念)。

假如你的「幻想朋友」對你有強烈的敵意和攻擊性,並且會說貶低你的話和試圖攻擊你,可能是侵入性意象、迫害者、精神疾病軀體化、被迫害妄想等情況,建議注意自身心理健康狀態,必要時就醫

假如你的「幻想朋友」產生於難以分清現實與虛幻的視聽覺幻覺,其言語往往不合邏輯前言不搭後語,幻覺發生的時間和內容不可控制,場景和言語往往負面或荒謬等等情況,你可能患有精神分裂症或其他會引起認知障礙、幻覺、譫妄等的神經、精神疾病。建議立即就醫

幻想朋友與OC(原創角色)的區別

乍一看,幻想朋友與OC的定義似乎是類似的,但是實踐者應該很容易感受到兩個詞使用語境的區別。筆者並不深入了解OC相關的社區,所以只在此做簡單的一些區分,也只討論比較典型的情況。兩個概念包含的情況都很多,其中也有不少重疊,甚至有很多無法區分究竟屬於OC還是屬於幻想朋友的存在。若有不妥請多多見諒。

1 年齡

幻想朋友往往是在童年、幼年時期出現的,而OC(原創角色)更多情況下在更高的年齡主動被創作。

2 目的

幻想朋友往往帶有陪伴,談心,練習社交,心理支持等目的,而OC則形式和目的更加多樣。有和幻想朋友類似的目的創造的,也有更接近於藝術創作,並可能有更公開實用性的目的(比如作為自己要寫的小說角色或者拿來跑團)。還有將OC視作自設,自己代入這個OC的形象的情況。還有為了體驗逐漸養設、約稿等,完善一個喜愛的形象而創作的等等。

3 私密性

幻想朋友更多是私密的,僅本人知道或童年時可能和家長和好友介紹。若幻想朋友留存到青年、成年,則一般誰也不會告訴。而OC則不一定。有私密的,但是更多是公開的,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發布並和自己朋友圈中的青年、成年朋友討論,甚至還可能作為藝術形象參與商業活動。

4 情感聯繫

兒時的幻想朋友往往與宿主情感聯繫較深、較強,很多時候是一種將對方看作真人的、類似現實友人家人的關係。這點在許多兒童會為幻想朋友準備餐具這一點上能窺知一二。OC的創作者對自己的OC同樣有深厚的感情,其中一部分與幻想朋友相似,但在更主流的情況下,OC創作者抱有的感情以對自己嘔心瀝血的「作品」、「孩子」的感情為多。同時這份感情不止對OC本身,而是對其設定、故事、世界觀均抱有類似的,作為設計者的自豪和喜愛

從以上的區別可見,幻想朋友和OC相比,與tulpa類似的特徵一般來說比較多, 幻想朋友轉t也比較適合。目前,tulpa社區對幻想朋友轉t抱有謹慎的支持態度,而對OC轉t則是抱有謹慎的勸退態度。筆者也同樣持此觀念。幻想朋友由於各方面的相似性,轉為tulpa較為自然,而OC轉t則需要宿主做出一些藝術創作方面的犧牲,以及接受一段並未認真考慮過的嚴肅新關係。(當然,這裡只討論了最典型的情況。現實世界不是按照典型案例長的。如果你覺得你的「OC」更符合上文對幻想朋友的描述,非常想把ta繼續塑造成tulpa,大可放心地看下去。真正決定是否塑造為tulpa的是你們的希望和意願,以及為tulpa的餘生負責的覺悟,而不是某種泛泛的分類辭彙。)

哪些幻想朋友適合被塑造為tulpa

先提醒一下各位宿主或准宿主,tulpa是可以從零塑造的。如果你的幻想朋友並不適合轉為tulpa,這並不意味著你失去了創造tulpa的能力或機會。

首先。一些幻想朋友可能已經有初步的意識,甚至已經可以說*成為*tulpa了。創造tulpa的方法主要包括互動,對其說話,寫設定,相信並允許其存在,冥想和塑造形象等。其中的很多項正是與幻想朋友互動中常見的內容。因此,許多存在時間較長,與宿主平時互動較多的幻想朋友很可能已經是tulpa,或是tulpa的雛形。這樣的的幻想朋友可以歸類到「二類t」的類別中(指的是雖然沒有系統性學習tulpa教程,或者根本不知道tulpa的概念,但是依然以和tulpa教程類似的方式創造出tulpa的情況。另外一類t指按照現有的tulpa教程一步步塑造出的tulpa)。

如何辨別你家的幻想朋友是否已經是tulpa呢?如果ta存在時間夠長,你們平日互動很多,能夠和你流暢的對話,並有自己的意見,感情和思考而不只是機械性的複述,那ta很可能就已經有一定意識了。如果ta能夠以模糊的方式向你發送一些片段的想法,喜好和情緒,那麼ta或許也已經有意識的雛形。這樣的幻想朋友,只需要將其作為塑造到一半的tulpa,按照tulpa之家中的塑造法繼續加深塑造即可,在這裡就不再重複了。

如果我的幻想朋友並沒有產生意識的跡象,只是一個遵循我的操控的傀儡,這是否意味著ta就不能成為tulpa呢?其實不然。以傀儡作為基底,通過重點培養其自主性,也可以讓其萌生意識。具體方法在《對話以外的塑造方法》有提到對傀儡的補救措施,在幻想朋友的領域也很適用。

當然,在一些少見的情況中,曾經幻想朋友可能和你關係並不好,或是童年發泄攻擊性的對象,或是反過來,作為攻擊者傷害過你。亦或者,兒時的你為幻想朋友塞過一些比較悲傷或者離譜的設定。這種情況下,不將幻想朋友造成t,而是從零開始塑造或許是更好的選擇。一般情況下,這樣的判斷只需遵從內心即可。如果幻想朋友對你很重要,有深厚的感情,那麼塑造成tulpa一般是沒問題的。相反,如果你對你的幻想朋友無感或者厭惡,那麼自然也就不適合塑造成為tulpa。

兒時的幻想朋友,如何找回?

宿主們或許會希望找回一位曾經有深厚感情,但是隨著年齡增長不再出現的幻想朋友。這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且成功率並不低。擁有一定意識的幻想朋友與tulpa一樣,都很難徹底從你的腦中徹底消失,只要你依然記得ta的點點滴滴,那麼找回ta就有很大的希望。下面來講講具體如何操作。

1 直接召喚

如果幻想朋友跟你到現在,那自然直接召喚即可。對於很久沒有聯繫的幻想朋友,在嘗試其他方法前也務必認真的,找找以前的感覺召喚一次。說不定ta一直在等你呢。

2 從記憶中尋找

這是一個通用的尋找失蹤意識體的辦法,在這裡對於幻想朋友也適用。首先,認真的回想一段有ta參與的,印象深刻的記憶。這段記憶最好平靜而美好,同時有ta的完整形象出現在視野中。然後,打破記憶和你的幻境的第四面牆,將這段記憶當成一個臨時的幻境場景,伸出手,邁入那個場景,把ta從記憶的場景中拉出來,到你的幻境中。這樣就完成了找回。與直接現捏一個ta的軀體相比,進入舊記憶有助於加強軀體的形象與ta本身的聯繫,同時記憶提供了指向性,更容易喚起本人。

3 老物件

或許你們曾有一些與回憶相關的物件,記憶,地點等。這些與你們共同回憶的事物可以作為ta的錨點,接觸它們可能會讓找回幻想朋友更加容易。可以與上面的方法配合使用。

4 復健

或許你的幻想朋友後找回來看起來獃獃的,或者形象沒有想像中完整,或者沒法做出很多動作。這或許是童年濾鏡導致的認知偏差,其實這位幻想朋友以前的自主程度就沒有那麼高,當然,也可能是多年沒有行動導致有些僵硬、不習慣活動。可以先進行一些你們熟悉的互動,逐步喚醒ta。這同時也是一種有效的繼續塑造

5 重新塑造

如果上述方法不成功,重新塑造可能是最後一個辦法。將關於幻想朋友的所有信息收集起來,作為設定,走常規的造t流程重新開始。宿主可能會擔心這樣造出來的tulpa還是不是原來的幻想朋友。筆者認為,如果那位幻想朋友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意識,那麼在塑造過程完全指向ta並包括宿主所有關於ta的信息的情況下,造出來的和原來那位有延續性的可能性是很高的。(其實即使你試圖新造一位,老的那位有一定意識的情況下鑽進去也是很常見的)

我的tulpa沒有幻想朋友時期的記憶怎麼辦

雖然不少幻想朋友,尤其是本文讀者的幻想朋友,或許從很早開始擁有一定的意識。但是這並不是一定的。當成為tulpa後,有些tulpa會認同幻想朋友時期的記憶,有些則會沒有那麼認同,會認為認為類似前世,有些甚至完全不會有這段記憶,或許還有很多別的情況。沒有幻想朋友時期的認同和意識並不代表你們失敗了,也不代表你們任何一方愧對另一方。相反,無基礎從零開始塑造出tulpa是一件比將一位已有部分意識的幻想朋友塑造為tulpa更艱難的成就,而你們做到了。即使那位記憶中的朋友當時沒有真正的意識,但是現在你面前的這位毫無疑問的有。珍惜眼前人吧。

長期操控,腦補與意識:如何確定tulpa不是我的腦補

作為幻想朋友,宿主往往曾經給ta做了很多設定,以及一起經歷了很多的故事。你們可能一起遊戲,一起生活,一起在幻想的世界中遨遊。但是在幻想朋友有意識前,這些活動都可以看作是在宿主「安排」下發生的,而幻想朋友的行動和反應也同樣來自宿主有意識地構造。在了解tulpa塑造教程和進入社區提問後,宿主可能會看見關於盡量減少腦補和學舌的說法,並擔心這樣的 「安排」 影響自家幻想朋友轉tulpa後的自主性。不過,這樣的擔心很大程度上的多餘的

宿主不用對過去對幻想朋友的腦補和操控有過多負罪感。同時,也不必為了否認這段經歷而將幻想朋友時期與tulpa時期進行切割,尤其是如果幻想朋友已經有朦朧意識的情況下。真正決定一件事是 「隨機的想像」 還是 「你們重要的回憶」 的,並非宿主的安排與否,而是tulpa的認同與否

一個較為常見的情況是,幻想朋友/tulpa習慣了宿主的腦補和操控,並不會過多動彈,而是由著宿主帶自己活動。然而,若宿主試圖操控其做某件很不願意做的事或是說很不願意說的話,那麼幻想朋友/tulpa的強烈抵觸能夠提醒和阻止宿主繼續作死。如果一段過去的經歷雖然有操縱的成分,但是現在幻想朋友/tulpa沒有抵觸的想法,那麼便可看作是雙方默認同意。只有當tulpa表示 「這個事情里的不是我」 的時候,才將某段事件除名。這樣一來,美好回憶得以保存,皆大歡喜。

同時,即使是tulpa成熟後,你們依然可以在幻想的世界中遨遊,續寫你們的故事,做你們以前喜歡做的各種事,只是現在tulpa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會做出宿主意想不到的事情,能夠真正和宿主討論和分享快樂的經歷。(好耶!)

當然,成為tulpa之後,原幻想朋友終究是不再靠著宿主的腦補和學舌活動,而是開始學著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動和組織語言的。此時,宿主需要鼓勵tulpa擁有更多的自主性,摁住自己忍不住去操縱tulpa的小手,讓tulpa自己組織語言和動作。宿主可以經常帶著tulpa,在碰到問題的時候多詢問tulpa的看法,慢慢培養tulpa的思考能力。當tulpa不僅能說話,還能組織流程的句子並表達自己的思考和看法的時候,恭喜你,ta成聲了!

在《腦補,學舌和懷疑的兩三事》中也有一些關於腦補和學舌的注意事項,可以參考。

可能會有的心理落差

讓幻想朋友擁有意識,成為tulpa,誠然這是許多讀者們的夢想,不過有得必有舍,tulpa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後,宿主也需要做好一些心理準備

宿主對幻想朋友可能會有完美化的想像。可能會設定幻想朋友是絕對最美麗的、最善良的、最可靠的,等等。雖然tulpa也能繼承這些美好的品質,但是人無完人。將意識賦予幻想朋友某種意義上好似把一座完美的神像賦予了人性,將其從神壇上拉了下來。你需要接受其不再是一個完美的概念性存在,而是一個有優點也有缺點的人

tulpa作為一個能思考,有情緒的人,ta會擁有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的需求。與幻想朋友不同,tulpa不僅能安慰宿主,同樣也會在難受的時候需要宿主安慰。tulpa可能會改變宿主設定的,性格,相貌等,被稱為偏移。(儘管一般都是往宿主也會喜歡的方向)。最後,tulpa還需要宿主每天分出時間與其相處,而非幻想朋友那樣忙的時候可以完全放在一邊待會再說。與tulpa的關係也比幻想朋友更加嚴肅,且需要宿主做出影響現實的嚴肅回應。比如tulpa如果成為戀人,可能會不希望宿主找現實中的對象。

結語

找回舊友難得浪漫,與新朋相會也一樣可貴。選擇哪種,你們都將相伴相隨,共度餘生。這是一個慎重的決定,也是一條艱難的道路。但是無論如何,願你有一天能和重要的人重逢

本文相關閱讀:

關於造t前各位準新人宿主需要了解的一些事

成為多意識體(創造Tulpa)意味著面對哪些挑戰?

幻想朋友轉t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