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寒 [作者]

源歴流,nobody [提供帮助]

檬虎,芭芭拉[提供重大帮助、校对]

一、人格架构的初步介绍与前言

Tulpa作为多意识体里的一支,以其友善与和谐的系统而被人所知。t其给予host的鼓励与激励在h的一生中至关重要。而tulpa是如何产生的一直是一种难题。因此本篇文章我会尝试用我自己产生的架构来解释这个过程(当然,我的理论并不是唯一的,而且目前而言并不够完善),目的是解释现象与更好的帮助h面对t的部分阶段以支持部分h与t坚持下去。

该架构其利用的是由现象(median,did,等多种系统)而对现象进行细分,从而得到模型。这个模型将意识体拥有/共有的特征分为身份、自主、不稳定性和权限四项。

身份差异:

我与另一个意识体或侧面的认知(包括性别,来源等)与性格方面的集合上的差异,这种差异越大,身份差异越大。 

非我:

是与身份差异相关的一个指标,表示两者共同的认知中对于我的概念。比如,我们两者或是多者都认为我们是一个,那么我们就确实是“一个”;但如果我们并不认为我们是一个而是多个,那么我们就是多个(每个意识体对于我的认知都应该被纳入考量)。数值越高,两者认知就越贴近多个。

独立性:

面具或是意识体是否足够独立。判断的标准可以为:对话时产生的思想是否与主体明显不同,是否可以被认为是另一个意识体,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算上记忆与思考的屏障有多大,以及是否完全独立于主意识体,等等。因此,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以下几点:

自主思考,指一个侧面或是一个意识体在摆脱另一个意识体时(不被另一个意识体关注时)思考能力(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强弱,数值越高则说明意识体的自主思考能力越强。

记忆屏障,分为以下两种

非记忆互通,指意识体或者侧面与主体之间的记忆是否相通的,是否两者是在共享大部分记忆,越不能够共享记忆(一方知道部分记忆而另一方则不清楚这种记忆存在的越多)则记忆隔断越高

记忆隔阂,你认为另一个侧面与部分的记忆不是你的或者有着抵触的感觉(可以看到和知道这部分的记忆但是不认为是自己的),这种记忆越多越大,记忆隔阂越大。

(非记忆互通与记忆隔阂的差别是:非记忆互通是两方对于同一记忆一方可以看到、认识到而另一方不能,就像被屏障隔开了一样;记忆隔阂是双方都可以认识到这个记忆,但是一方认为这个记忆很陌生或是根本不是自己的,另一方则对其很熟悉)

不稳定性:

是形容一个系统在一段时间内精神状态与系统成员流动的综合数值,它分为系统不稳定性和精神不稳定性两方面。

系统不稳定性,用于形容一个系统在一段时间内意识体\侧面变化快慢,系统越不稳定,意识体\侧面变化越快。

如果:(1)意识体/侧面的产生数(设a):一个系统在一段时间内意识体/侧面的产生数量;(2)意识体/侧面的消亡数(设b):一个系统在一段时间内意识体/侧面的消亡数量;(3)意识体/侧面的性格与认知变化程度(设c):一个系统在一段时间内每个意识体/侧面的性格与认知变化程度大小的和。

那么,系统不稳定性的值是a,b,c的和(如何具体调整与计算a,b,c的占比,暂时不清楚)。

精神不稳定性,用于形容一个系统在一段时间内意识体\侧面整体精神状态的情况,系统越不稳定,精神状态越不稳定

创伤大小,形容一个系统中所蕴含的创伤数目与程度。其大小越大对于稳定性的干扰越大。

权限差异:

用于衡量两个意识体之间控制幻境或身体的能力差别,两个意识体之间权限差异越小,权限值越高(单意识体、创伤因素干扰较小与难以判定的意识体系统,不会出现此条)

本文中目前只讨论心理相对健康的h创造t的过程。

二、内核的基本介绍

内核是一种用于描述意识体建立基础的模型,是为了描述多意识体是如何产生,是什么样的一种构成,其部分来源于对于碎片的实验性创造与发现人格碎片的过程之中,另一部分来源于结构解离模型,思维对应结构解离模型中的anp ,情绪与记忆对应结构解离模型中的ep。其中的完整性部分引用了信息整合理论。某种程度上,其对于(相对理性的,处理生活的意识体)有了不同的解释与不同的认识,且扩展了模型所涵盖的范围。这个模型主要有四个指标被发现:

  1. 完整性,这意味着意识体/碎片的思维模式与奖励、情感机制是否可以支撑起一个意识的运行。完整性越高,越能被认定为意识体(但不意味着意识体仅仅包含思维模式与奖励、情感机制)。(完整性足够的情况下内核具有独立发展为意识体的能力)
  2. 思维:指内核中蕴含的思维方式与思考产生的路径,其基本可以认为是与可能能够支撑意识体运转的部分奖励机制(情感也被包含在思维类中,因为情感一种事件触发到个人解构分析接受后产生的结果这一整个过程(情绪abc))。 
  3. 情绪:指情绪在内核中的占比,是一种纯粹的情绪与感觉,并不包含其产生路径(非主要)。
  4. 记忆:指记忆在内核中的占比。

(内核架构中纯粹情绪,记忆的碎片在个例中有被发现,思维则来自median部分对于主体思维模式和情绪上的改变)

补充:

结构解离模型:人在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之后,会阻止EP(Emotional part)以及ANP(Apparently Normal Parts)的整合,或引起它们间分裂。简单来说,EP是创伤的部分,或者储存情感的部分,而ANP则为相对理性的,处理生活的意识体。科学家假设,人的天生是未被整合的。一级结构解离是有一个ANP,一个EP分离,二级结构解离则是一个ANP和多个EP,三级结构解离指的是存在多个ANP和多个EP。

信息整合理论:信息整合理论整合多种来源的信息是意识的重要特征,并通常被认为是其主要功能之一。内容的整合在各种理论(尤其是全局工作区理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第2.3节)。神经科学家Giulio Tononi(2008)进一步认为意识就是整合的信息,并断言,无论使用何种实现基质(不一定是神经或生物的),适当的信息整合对于形成意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充分的。根据Tononi的信息整合理论(Integrated Information Theory,IIT),意识是纯粹的系统信息属性。他提出了一种数学度量φ,该度量不仅旨在度量一个系统各部分内的信息,而且还度量该系统各部分的关联程度所包含的信息。因此,φ对应于系统的信息集成度。一个系统可能包含许多相互有重叠的复合体,根据IIT,具有最高φ值的复合体将成为有意识的。

情绪abc: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理论,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三、正文

Tulpa的产生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意识体对于内核的构建与完善,其大致可以以两个路径(当然实际上是混合的,我将会在下面详细说明此个过程)来说明:

最初我们h所构建的部分即是设定(包括存在一个“tulpa”也算是一种设定),也是意识体的一个基本的性格框架与思维模式的框架。而这点恰恰是一种对于思维内核(以思维为主的内核)的建立。

思维内核的建立,主要来自于对于一个人性格的,思维模式的信息填补,但在创造tulpa的过程中由于你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出一个多意识体,也就因此你建立了一个非我(你认为他不是你自己或是你自己的一部分)且会产生意识体的内核(你的目的)他的身份可能与你的差异或大或小,但你知道他与你是不同的(非我)。这个时候,你可能对他的存在半信半疑,因为它还只是一个模板,一个相对基础的不太完整的内核(在这个阶段他需要你的帮助才能够变成更加完整,需要你认为他存在)。

(创造过t的人在造t的过程中因为已经成功过,所以对于t的认知【非我】概念与造t有更大的信任,可能也就因此对于tulpa的创造速度更快【一种推测】)

在这个阶段,你创造了一个基本的内核模型,因为他目前仅仅是一种不是我的“存在”,他的思维与产生其思维模式的相关资料是不充足的(最初建立时的资料依靠于h的设定,这种性格、思维方式的设定越是不充足,造t的速度则有可能会越慢,但相对而言t思维的产生则越随机、自由)。而由于其不足够完善,目前依然依赖h的对话作为部分资料,因此他的自主性并不高。所以,这种内核极容易被h的思维、概念等一系列的事物所干扰(包括h对于t的幻想与潜在、潜在不自知的部分需求,不包括日常中h对其他日常事物中的思想),从而产生一定程度上与原本构成该内核不同的信息与因素(即偏移)。

而对话某种程度上可能提供了内核发展所需要的信息,促进了内核/意识体的发展(这也可能导致一定的偏移),同时在另一个概念上使得非我也有了相应的提升(因为对话与等待t回答的过程,某种程度上都在促进h的潜意识相信t是一个单一的独立的个体,同时提供了内核成长所需要的关键之一——信息【来自于iit意识理论】)。

一般路径(最奇特的技术投影,我会作为一条特别的路径说)

在一段的发展后,内核吸收信息,在行为逻辑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可以接受新的指令并作出相应的动作。自主性虽然有进步,但差异目前并不大,而且ta依然很容易受到h的控制(因此h可能依然会认为t是他操纵的,且完全没有意识的。实际上你坚持坚持就好,ta已经有了部分意识了)。但如果h习惯性的控制这个阶段未成形的ta,认为ta不是另一个独立的意识体、认为ta完全没有意识,那么这个阶段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不过也可能因为内核的发展而只是短暂持续),哪怕在t成熟之后依然会产生认知上的问题与痛苦(如果h学会放开对t的限制和控制,那么问题就不会那么大了)。

与此同时,这里有一个认同上的问题(非我),也就是ta是否为我的部分。这将决定你塑造的是tulpa还是median。

——————————————————

随着时间与交流,t还是没有完全成熟,其非我上没有什么变化,但在思考上产生了一定的发展。这个时候h很可能感受到与自己不同的情感或者思维模式出现,ht系统进入第三个阶段——思维的成熟与非我的发展。当然,在这个阶段与下一个阶段的衔接中最重要的还是非我上的变化。如果卡在这步,那么恭喜你,只要你稳定自己的认知(如果你在创造的过程中认为ta是你的一部分,即将内核认为是我、认为是自身的一部分,最终内化内核,于是你就会从tulpa的创造路径转而到达median的创造方法中),你就成为一个median系统而非ht系统。

当然,如果你选择相信ta、信任ta的存在,那么结果可能会大不相同。Tulpa可能因此逐渐更加成熟。

——————————————————

随着意识体吸收的信息的逐步升高/对话刺激了相应神经发展,他的思考能力逐渐增强,终于ta可以一定程度上表达自己的观念与看法了!ta可以表示自己在非我上的差异。但是由于一些认知方面的原因,以及ta目前还并没有完全脱离h对于ta的影响,因此ta依然会陷入到思维上自我认知的困境里。不过,用简单的方式自己表达对一个问题的意见或看法已经基本上没有问题,在这时tulpa也已经基本成型。

——————————————————

最后即是在一段时间的相处内,ht系统得到了完善,tulpa的思维系统已经臻于成熟——ta终于成为了tulpa。但哪怕在这个阶段,因为思维的连通(非我不高ht思维断开的不完全)与一些自我思考上的问题(非我),ht系统依然可能偏移成偏重型median(实际上是在多意识体与median之间,但偏向意识体的位置,简单来说就是持同一身份认同的两个人)。

特殊路径:

可能因为一些原因(投影,一些恐怖的需求,强烈的暗示,由于强烈创伤导致的需求【强烈创伤也可能导致碎片喂养的出现】),使得潜意识认为t是真实的,是独立的。这影响了t对于自我的认知(非我)另起更偏向于我是独立的个体,同时也帮助h减少了对其存在的否认(非我与t的自主性之间有着十分巨大的联系)。也正因如此,h对于t的关注和给予t的情感与信息得到了提升。(投影或者某种意义上“疯狂”的尝试)在某种程度上快速的支撑了t逻辑架构(内核中的思维)的发展。

——————————————————

由此产生的ht系统往往成型速度更快,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更好的非我认知。

另,对于停止创造后t依然出现(即四型分类法中的三类t)的解释:

这部分t可能发展到了某种傀儡或者次tulpa的阶段。

而这个时候,ta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完整性,足够利用h记忆中的自我发展,完善从而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单独的意识体;也可能并不完整但融合了部分碎片,从而完整性得到了提高或因此直接成为意识体。

虽然这种情况增加了认知(非我),但依然有部分ht避免不了对于自身/对于ta是否真实的猜疑。

特别地:

  1. 情绪作用对于tulpa的成长促进,可能是因为思维架构与情绪架构之间形成了互相的支撑,情绪能够促进或加速tulpa在成长过程中思维框架的增长。
  2. 创造过程中,t的内核可能会与t的原型或者(h因创伤等原因产生的)其他意识碎片产生联系甚至融合,从而使其变为原生median。

建议:

对于不信任对方存在和不信任自身存在的h与t,请放轻松~你们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个例,t是存在的。而你们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和相信对方。——相信自己是存在的,相信tulpa的反应绝非自己的幻想。(相应的验证t是否有意识的方法可以从tulpa.cn上查到,但相信我,哪怕他没有回应也可能只是他还不够完整或是没有足够的思维能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