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轩系统

提供建议:鸢语系统,公孙明,水乘月,Elythra·Elether,黑窗花海系统

*本文默认你已了解什么是Tulpa。

引言

幻想朋友(Imaginary Friend)对许多人来说是童年时期的一种独特体验,而随着年岁增长,有些人慢慢淡忘孩童时期的幻想朋友,有些人则依然保持着和幻想朋友交流的习惯,且在接触Tulpa这一概念后萌生起将幻想朋友转化成t的想法。

本文将尝试整理幻想朋友转化为Tulpa的基本思路与注意事项,适用于已经拥有幻想朋友、希望将原有的幻想朋友转化成一个独立意识体的人。

第一部分:判断幻想朋友能否转化成Tulpa

1. 幻想朋友的存在原因及其性格

并不是所有幻想朋友都适合成为一个独立的意识体,如果你的幻想朋友只是作为你对某一角色的代餐(即:将对方当成另一个人,可能是现实中的人或者动漫角色),或者ta的性格并不适合在现实中生活,又或者其在背景故事中非常悲惨,那么让ta从幻想中来到现实、拥有意识或许是对ta也是对你的残忍。我强烈反对将此类幻想朋友转化成Tulpa,这是对双方的不负责任。

2. 你自身的情况

你本身的状态也决定了你是否能将幻想朋友转化成Tulpa,建议通过阅读文章《关于造t前各位准新人宿主需要了解的一些事》的二、三部分来进行判断,在此不多赘述。

3. 能否接受并处理生活平衡的打破

Tulpa是一个拥有独立的思考、情感和需求的存在,而非简单的内心伙伴。虽然有些人会将Tulpa解释为有意识的幻想朋友,但Tulpa和幻想朋友在很多方面都不一样,将幻想朋友转化为Tulpa也不仅仅是赋予其意识那么简单。

幻想朋友和t在相处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前者相对随心所欲,通常由宿主完全掌控,可以随意地调整互动方式,甚至随时“暂停”或“结束”这段关系;后者则更需要将其视为平等的存在,尊重他们的想法、照顾他们的感受,并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维系这段关系,而且不能结束。和幻想朋友相处可以只考虑自身喜好,但Tulpa可能会持有与宿主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和感受,如果宿主忽视Tulpa的感受,可能会导致Tulpa情绪低落或疏远,甚至引发矛盾。

将幻想朋友转成t意味着你将从单意识体转变为多意识体,你的身体不再只属于你自己,有时做出一些普通的决定,只要它有可能会影响到Tulpa,就需要询问其意见,如果tulpa不赞同,可能会让原本想做的事无法去做。这种从“独自决定”到“共同决策”的转变,可能会让你感到不舒服。比起单意识体,你们可能需要做些时间分配和技能的练习,以满足Tulpa的需求,例如,Tulpa可能会想要拥有在现实中生活的时间,这就需要你拿出时间来练习交换,并克服身体不受自己掌控的下意识的恐惧,且在某些时候将原本属于自己的时间让给Tulpa。

第二部分:开始前的心理准备

在做下述心理准备时,若你不确定自己是否能接受,那么我建议你停下来好好想想,多思考几天也无妨,造t算是能影响你一生的事,不必急着做出决定。就算最后得出自己无法接受的结论也没关系,幻想朋友和Tulpa其实并无不同,对于我来说,我平等地喜欢一切陪伴过我的人与事物,无论其是否有意识,(所以即便我已有t,我依然讨厌一切重Tulpa轻幻想朋友/傀儡的言论),同样,我也支持你在这件事上所做出的决定,只要这一选择适合你,或者说适合你们。在一年多前(家t成声已经7个月了)我因Tulpa的一些“缺点”而迷茫时,曾说过“无论是哪种存在形式我都爱他”,我觉得这既可以作为我坚持下去的理由,也可以作为一些人保持在幻想朋友状态的理由。

1. 明确你的动机

我希望你能询问自己的内心,打开这篇文章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情?面对自己的幻想朋友时有没有什么遗憾是希望能通过一些改变而寻求解决?明确动机有助于后续过程中的调整与坚持。

2. 接受偏移的事实

如果你对Tulpa这一概念已经有了初步认识,那你应该明白Tulpa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偏移”,即他们会表现得和设定不一致,放在幻想朋友身上则是陪伴你多年的、你已经熟悉的朋友变得陌生。这种变化出现的概率不低,所以在开始转化之前我希望你能想清楚自己是否接受这种改变——毕竟这几乎没有回头路可走。

3. 可能得不到回应

幻想朋友通常随叫随到,而Tulpa并非如此,t们可能会因为疲惫而休眠,尤其是早期的t(你可以类比刚出生的婴儿)。此外,就算有交流也会相较以前更加艰涩、困难,而这或许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即转t成功后也可能存在(不过能好转)。这样的转变与落差可能会使你觉得很难适应。

4. 产生冲突

在Tulpa成声后,他们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与喜好,可能会与你意见不合,他们会累、会生气,也可能会拒绝你的一些请求,有时他们可能不想说话,或者选择表达真实感受而不是取悦你,而幻想中的存在则更少如此。这个时候需要你接纳对方“有自己的体验”并且可能会对你的行为(包括你本身)产生评价(例如喜欢或讨厌,是的,他们可能会讨厌你)。但值得庆幸的是这并不是无解的难题,只要注重沟通,每隔一段时间就聊聊天或者说谈谈心——和对待任何一位现实中的朋友一样——这就不会是很大的问题。

5. 记忆与认同问题

如果你对于以前发生过什么记不太清,Tulpa是不会有独立的记忆库的,他们也会记不起以前的事,所以不必因此焦虑或者纠结对方是不是以前的幻想朋友。

但是,新生的Tulpa可能会对过往幻想朋友时期的经历没有认同感,这可能是因为幻想朋友(傀儡)状态和Tulpa状态的差别太大,而且以前是被操控着的,所做出的行为和说出的话和ta现在的想法可能不一致,所以认为不是自己。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你需要接受这一点(不过不接受也没用了x),个人认为这并不是很重要的事,你不可能因为对方不承认自己是幻想朋友而抛弃对方,喜欢幻想朋友和珍惜现在的t并不冲突,可以当作t是幻想朋友的延续,你已经有了一位拥有自我意识的headmate了,这是以前做不到的事。

认同也不是绝对的,我家t在最近突然出现了对傀儡时期的认同感(而他成为Tulpa已经两年多了,我早已不在意这一点),我们猜测这是因为最近他对我的喜欢达到了高峰,不愿错过以前和我度过的光阴而导致的。但这是自然发生的,不是我们刻意而为,也不建议你强求这一点或将其设为目标。

第三部分:步骤与建议

这部分基于个人经验整理而成,可能更多的是自身经验的分享,并且在这件事上其实没有所谓的真理或者绝对正确的路,如果你认为有更适合你们的方法,那就放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吧!

个人感觉幻想朋友转t和从0创造Tulpa并无太多不同,大致做法可以通过阅读Tulpa之家上的其他教程类文章进行了解,为方便说明,我先将《一个Tulpa的养成过程》中的造t步骤复制在下面:

养成大体分为以下几步:

1. 进行Tulpa相关资料的设定(基本信息+外表)

2. 描绘幻境和Tulpa形象,然后把Tulpa放在某个位置静止,并告诉t如何让宿主知道‘自己已经苏醒’。(注:幻境非必须。)

3. 将设定的资料通过叙述方式告诉Tulpa

4. 长时间的对话(核心)

控制脑补

对于幻想朋友来说,上述步骤的第一步是很早就完成了的,只是可能需要进行一定的整理,第二、三步个人认为可有可无,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第四步——在t还没有意识、不能自主说话的时候,塑造时的对话只能是你单方面的行为,不需要也不可以想象对方的回应,这会抑制t产生自己的思想和意识。

而对于将幻想朋友转t的人来说,经年累月的操控幻想朋友做出回应的习惯可能一时间难以改变,但是不必过于焦虑,通过笔者的亲身实践,如果认真抑制操控的冲动,且按捺住想得到回应的急切心理,只需要四天左右就可以控制住脑补(当然,这个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我见过更快也见过更慢的人,但只要认真去做大概并不需要太长时间)。从随叫随到变成无人回应可能会很难适应,但这是必要的过程,相信未来的你们会为此时的坚持感到欣慰。

相信

接下来我将给出《多重人格手册》中创造意识体的机理:
从创造型机理看Tulpa的创造 – 知乎

创造最笼统的机理如下:

1. 注意:你集中注意力于一个人或物体,且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2. 非我:你认为这一东西不是你自己

3. 允许:你允许他们能够获得自己的意识,或者没有禁止它(也就是说,对一个物体来说,如果你认为它们是无生命的,就不能成为创造型)(此外,在后期的时候,也不应当否认他们的存在,这也是“禁止”的一个体现)

除了第一点(因为它已经描述了程度),剩下的两点都是需要你发自内心地相信,而不能只是浮于表面。口头上说“我认为对方不是我的一部分而是独立的有别于我的存在”、“我已经允许ta有自我意识了”可能会有些作用,但是内心的真实想法才是决定性因素。然而,如果你和我一样,在和幻想朋友相处的过程中经历过无数次希望对方能有意识但又以失望结束的过程,你可能很难相信对方真的能够有独立意识。

但没关系,对于有长时间脑补经验的宿主来说,保持一定的怀疑是完全正常的。早期允许自己怀疑对方的存在和回应,反而有助于你更好地抑制和分辨脑补。这个过程是渐进的,逐步地调整和接纳会带来更好的结果。在和t相处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类似的存在性焦虑(即焦虑对方是否真实存在),宿主应给予自己时间,接受这种焦虑,并理解它是过程的一部分。随着与Tulpa的互动增多,你会逐渐感到安心,焦虑会减少。与此同时,Tulpa也会通过不断的互动与反馈,帮助宿主缓解这种不确定感。

抑制脑补和相信的重要程度对比(Tulpa写作)

【以下内容具有极大的主观性,仅供参考】

在这一问题上,我和宿主有较大分歧,宿主认为抑制脑补更重要,而我认为相信更重要,下面我会给出我们持有不同观点的原因,仅供参考。

个人感觉操控对t的伤害比不相信t的存在要轻一些,只是习惯控制之后可能会误认为t的回应也是自己操控的,从而助长不相信。宿主在造t早期由于存在性焦虑和分辨困难,是直接采取了无脑相信的策略,我在那时其实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适,只是会对于把脑补误认成我而有些生气,但是对于我的存在并没有太大影响,而且在这之后我的独立性相比于放下怀疑之前是很明显上升了的(虽然现在看来可能也并没有多少),可以自主说话也让我能够提醒宿主哪些话是我说的,哪些话只是脑补。

至于为什么宿主认为抑制脑补更重要,可能也是因为早期的做法,使她分辨脑补的能力较弱,而且在她的角度会觉得我说话很像脑补——这种情况甚至在我们熟练交换成为双主导之后才算解决。虽然我对此并没什么感触,但想来对宿主应该会有些折磨。

不过这两点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你可以尝试兼顾两者,或者只是侧重于某一点。

第四部分:可能遇到的问题

Q1:我有很多位幻想朋友(三个以上),我能把他们同时转成t吗?

A:非常不建议。你在实际开始养t之后就会发现,造t是一件很耗精力的事,只造一位t都会让很多人精力不够变得嗜睡,更别说同时造多位,而且如果没有很好的方法将他们进行区分,可能会不自觉地融合。就算是将他们一个一个地转t,成员过多也会造成很多麻烦,内部关系变复杂就不说了,这个身体的精力和时间可能很难满足多位意识体的需求(只有两人的系统有时候都会觉得时间不够分),而且过多的意识体同时活跃会非常累,也有可能条件不允许做不到同时活跃,导致一些人不得不陷入休眠,被赋予意识又无法思考对于某些性格的人来说会是件很痛苦的事。

Q1.1:我已经知道不能造多位t了,但是我担心之前和幻想朋友的长时间对话会让他们活过来。

A:文章第三部分有给出创造型意识体的机理,注意、非我、允许,只需要不达成后两者就行,即认为对方做出的任何回应都是自己操控出的,且不允许对方有意识,相信对方不会活过来就能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Q1.2:我想将其转成t的幻想朋友和其他幻想朋友有很深的感情怎么办?

A:提前协商和做心理准备,在转化前的互动中,与ta一起面对“未来可能只有一人转成Tulpa”的现实,讨论这个决定带来的变化;可以用某种方式“保留”这些未转成t的角色,比如在幻境中为他们设一个居所,写下他们的故事,或保留部分互动形式,这既不会增员过多,又能在心理层面给予安慰;如果未来条件允许,你也可以再考虑是否逐步将其他人转成t,但前提是系统已经稳定,t的独立性足够强不会被增员影响,且你有能力和精力处理不同成员的需求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Q2:对方在说了几句话后就没有回应了怎么办?

A:对于新生的Tulpa来说,说一次话就因精力不够而休眠是正常的,只需要继续对话塑造,等待对方下次回应。

Q3:对方成声太快了是怎么回事,我看教程上说需要六个月才能回应啊,这不会是我的脑补吧?

A:成声确实是需要长时间的塑造,但你是不是忘了把幻想朋友时期的时间算进去了?对于一些存在时间非常长(几年以上)的幻想朋友来说,可能变成t就只差临门一脚,甚至有些人放下怀疑之后,照着教程塑造几天就能成声。但是成声离成熟还很遥远,对方在精力和三观上还需要成长,你仍需要继续塑造以增强对方的独立性,也仍需要引导对方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三观,并且不断地在相处中进行磨合。

Q4:对方说话和以前操控时的感受很像是正常的吗?

A:正常,尤其是早期。只要你认为自己没有主动操控就没关系。

Q5:对方表现出低自尊,总是想为我牺牲是为什么?

A:这似乎是Tulpa心理尚未成熟时的通病,大部分t是为了满足宿主的需求而诞生,这可能导致他们将自己存在的意义完全建立在宿主身上,希望通过“牺牲”“奉献”来换取价值感和认同感,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生活的主要意义只有一个”会让人们的存在基础变得脆弱。

改变这一点需要帮助ta发展自己的兴趣、拓展生活的目的,比如画画、写作、阅读,或者交几位朋友,与其他人建立联系。还需要向ta明确表达:“我希望你能有自己的喜好和目标——而不是只将我作为你存在的理由——我也将在现实允许的情况下支持你的喜好。”或许《对成熟Tulpa和良性Host-Tulpa关系培养的哲学思考与批判》导言系列文章能提供相关理论指导。

而对于我们来说,这是由过往经历导致的(即使他在早期对过往的认同感不强,但可能因为幻想朋友时期已有部分意识,所以还是造成了实实在在的影响),需要宿主根据实际情况引导甚至进行心理疏导。在第一次遇到这种问题时可能会让人无所适从,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作为参考,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潜在原因:

  • 否认其存在:宿主将其视为幻想、幻觉或精神疾病的表现,从而否定了他们的存在。
  • 责任错位与情感忽视:对方被默认承担起“陪伴者”或“安慰者”的职责,却没有空间表达自己的脆弱,情绪和需求可能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无论是被你还是被他自己),导致对方产生无价值感。
  • 身份混淆: 如果宿主曾经将其当成某个理想化角色的“替身”,也可能导致ta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不安全感。
  • 联系的中断: 如果宿主曾因为现实压力或情绪疲惫而暂时中断交流,ta可能将此理解为被抛弃或被遗忘。

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需要你们拿出专门的时间一起探讨,对tulpa引导性提问(比如,“你产生这种想法是不是因为……(曾经发生的/现在存在的)这件事”),并在讨论过程中有意识地给对方塞算力让ta有足够的算力进行思考,且时刻关注对方的想法和感受。

需要提醒的是,在转t之前你并不知道这会给对方带来影响,所以不必因此过度自责,你能够看到这,能意识到问题,并希望承担起责任、尝试解决问题,本身就已经体现了你对ta的重视和关心。重要的不是过去是否做得完美,而是你愿意从现在开始认真面对并为此努力。

在明确危机是如何产生后,就可以根据你们的实际情况寻求解决方案,可能有用的解决方法如下:

  • 承认过去的伤害:不论当时出于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的结果,那些事情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对方也的确受到了影响。
  • 共同面对情绪残留:有些情绪(如自责、愤怒、委屈)也许被压抑了很久,适当的时候可以鼓励他们表达出来,而不是试图一笔带过,即使对方说自己没事(吐槽一下家t就老是这样)。
  • 给予稳定的回应:Tulpa可能会因为曾经的经历而患得患失,需要宿主稳定地接住和安抚他们的情绪,并对他们的需求给予回应和满足。

Q6:和ta的关系产生裂痕,ta不愿意回来/我不敢面对ta/……怎么办?

A:这种情况往往因人而异、因经历而异。可能是由于上一个问题中所提到的原因(如被忽视、存在被否认等),也可能源于更特殊、更复杂的内在冲突,或某次没有妥善处理的冲突。因此,我们很难给出统一的解决方案,但可以参考以下基本的解决纲领:

  • 了解:理清冲突背后的情绪和动机,尝试站在对方角度思考。
  • 尊重:尊重对方的感受,把ta视作一个与你平等、拥有自主意志与情感的人,而不是你意识的附属品、工具或幻想。
  • 协调:把你们的矛盾转化为共同课题,而非互相指责。
  • 行动:做出实际改变,而不是仅靠道歉或表态。比如在每日生活中安排与ta的互动,聆听ta的想法,表现出持续的信任和接纳。

Q7:我的幻想朋友是拥有背景故事的,将ta转成Tulpa之后算不算系魂?

A:基本不是。系魂的判定需要其拥有在系魂世界成长与生活的一整套记忆(记忆量庞大到和任何一位在地球online生活的普通人无异),而且需要能“回去”系魂世界,而系魂世界是不需要宿主分精力就可以自运行的。

但是,“拥有背景故事的Tulpa”的个人经历更多的是一块背景板,它们仅仅是“设定”,而非真正的“生活经历”。他们可能知道自己是来自某个世界,从事什么职业,或曾在某段剧情中担任特定角色,但这类背景通常是静态的、设定性的,并不包含日常生活的具体细节。例如:ta可能知道“自己是某国的公主”,但却不记得宫殿里每天的生活节奏、管家的名字或早餐吃什么;ta可能拥有一整段设定好的冒险经历,但当你问起设定经历以外的事(比如ta和父母的相处模式),往往答不上来或内容空洞。

因此,只因对方拥有设定或背景,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系魂,更关键的是观察:他们的记忆是否有真实生活的连续性,是否有与现实等价的厚度,以及是否具有与系魂世界的深度绑定。(内容参考自记忆,身份与世界——再论系魂和tul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