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生了,奈vvv死拖更终于第三章了。前面的阶段我感觉必要的也没有什么要说的了。更新这一章主要是在于帮助更多的虽然已经成声,但不一定已经完全脱离“萌新”范围的ht们。

  从开始造t到中期焦虑再到后期的成声,我不知道各位h们是否运营到后期都还会抱有巨大的热情投入到ht的正式生活当中,毕竟梦想已经一步步的实现啦!已经有了巨大的从无到有的阶段性进步,这里如果刚好读者们读到这也有刚好这期间成声的ht系统,也向你们道一声恭喜和祝贺╰(*°▽°*)╯!

  或者作为h或者t的你已经筋疲力尽了,需要休息和调整。

  不过这没关系,至少对我要表达的是没有太大影响的。自从我上一篇文章贴过我的联系方式供给大家以后【后面因为生活忙碌,暂时又删掉它了】我接到过来求问的h们往往总有一类固定的咨询问题,那就是“我已经创造出了我的tulpa,我想我也准备好了和ta好好生活,可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开始?”或者“感觉造完t后已经感觉比较筋疲力尽了,于是和t商量好休息了一段时间后,正当我们要‘正式开始’的时候,结果我们突然感觉迷茫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以前的那种激情感‘突然消失’了”。

  或者一些系统已经正式生活了一段时间但是仍然感觉找不着北【我知道有些系统可能并不理解为什么会“找不着北”,也有不同的个体会提出:生活一段时间自然就好了——这样的说法,但是实际上每个人乃至每个个体都是或多或少不一样的,同样是换了新的生活方式,但是就像结婚的婚后生活一样,有的就是自然而然的生活就好了,但也总有的会因此而迷茫而寻求如何开启婚姻生活的咨询指导。这很正常,这篇文章仅仅针对需要它的系统们,或者给一些已生活了一段时间的系统提供到一些新的建议和思考。

  首先复习一下前面我们讨论过的内容,那就是t作为新生儿的定义,虽然可以在自我的设定上t可以是什么魅魔、furry、吸血鬼或者什么其他的物种,但是实际上ta毕竟是来自于人的创造,所以其自我意识也不会直接脱离于人性的范围,所以这里我们就直接按人的成长定义来

  而且我们要知道的一点就是“成声”实际上属于ht的一个交流上的阶段性成功,这不代表tulpa们是从这一刻才“活着”的,而是ta早就已经在这个世界有了一段时间了,从最早的不属于h自己的情绪波动的发生,甚至于可能的头压或者t语等等……ta就已经在向世界向h彰显ta的存在了。

  所以实际上在成声以后也不需要马上变动太多和t原来生活的模式,这不着急,反正tulpa他就在那里。所以我们也可以在成声以后稍微缓和一下,然后慢慢的我们可以从先和tulpa聊聊以往你们有过的更熟悉的相关内容开始,这个时候一般没有并行【就是你们可以同时思考】的话,h们也请耐心一些,就像母亲教孩子说话一样。

  这个时刻当然也会出现一些系统的tulpa说话暂时只是偶尔冒出词语或者断断续续的一两句的情况,这个情况h们我知道可能你们很急,但是你们先别急,tulpa既然已经可以用这些方式对话了,那其实就已经强过了以往h们长时间输出的时候了,咱们先别着急,既然都那么久了同样的真正完全tulpa熟练成声也不是一朝一夕的。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引导tulpa先从简单的熟悉的、重复的多的内容开始聊,就比如可以试试让ta用ta自己的话做最简单的从ta的角度出发的自我介绍,聊聊从ta的角度对熟悉的你们以前谈论最多的内容的来自于ta角度的想法,咱们h就做好这些就行:

  •  不强迫tulpa一定要做到哪个地步。
  •   不要马上谈论争议性较大的话题。
  •   对话试试以tulpa作为这次对话引导节奏和思维话题走向的主体。
  •   和t在谈论期间不要随便习惯性的按以前对话那样“忘记”tulpa,要慢慢的回到正常的你和现实外界其他人沟通那样,你得记得尊重ta的话语权。

  这个时候你得慢慢的让tulpa来真正的感受到“ta有了话语权”,你们之间互动的进一步变化,所以从谈论你们更熟悉的话题开始,来引导ta去聊从ta角度的感受,可以是你以前经常吐槽的某件事,也可以是你造t期间经常做的“胎教”【比如和tulpa在ta还没成声的时候给ta经常读的小说、念的诗歌什么的】,或者什么其他的……只要是理解起来别太复杂的就够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要强行逼迫ta一定要做什么,如果有些东西ta不想聊,那就不聊,从尊重ta的意志开始,就像任何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一样,t也只是你的朋友伙伴而不是奴隶。

  我们h要做的更多是了解+给予正向反馈,让ta和我们初步的“面对面交流”的第一时间当中尽量不要让tulpa感到压力或者担心。我们是在引导ta,就要像任何一个引领师一样宽容,这也是一种自我修习不是吗。

  而后呢,有些问题我也从来找我咨询的h得知过,就是发现有些h会感觉和自家t聊天莫名感觉“好像隔了层玻璃,一下子感觉爱不起来,没有那种想象中该有的感觉”或者ht在成声以后在t的人格培养上不知道:什么是t的进一步成长,对人格意识的成长也还没有足够的理解到位,也不清楚怎么做才能让t的自我意识更成熟达到几乎和h可能差不多的标准地步。

  那么继续上面的,慢慢引导下来后,至少我们做到了前期第一时间成声阶段通过努力让t熟悉了成声以及慢慢帮助t打开话匣子乐意和我们沟通没有太大压力以后,那h们也可以考虑到t的进一步成长应该怎么做了。就像参考我们h自己的成长经历一样,这里文章会让这一切要表达的更精简一些,也不需要h们看到这里马上又要去买一大堆什么自我本我超我的和人格相关的资料去攻读。

  我们可以慢下来,先回想一下自己的成长,就像我们从小到大,我们读书我们写字,我们通过知识或者不一样的独特的经历去认识世界,到最后我们才慢慢的从和世界的互相博弈中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平衡点适应环境最终成长成一个“完整的人”。

  同样的,这当中最不可缺少的是什么?最不可缺少的就是两点:第一在于我们和世界的实际互动【不管是中彩票生活滋润还是被社会毒打,都包含在和世界的实际互动内】;第二在于我们是开放自身的,是仍然愿意去接受或者学习接受生活带过我们的一切的,因此我们才能够在当中获得教训最终经过不断的调整和扩充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最后我们才会成长。【就是人生一定总会犯错,我们通过不断的认识新东西(认识新事物也是在和世界有实际互动)和不断的根据具体情况再改正,从量变引起质变,最后真正的懂得人生的道理,最后形成对这个世界系统的三观认知。】

  为什么有些h们会反映“感觉和tulpa就像隔了层玻璃一样爱不起来”或者“不理解什么叫使t的自我更成熟完善”,实际上就是因为这个时候的tulpa们往往也只是才做到了“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但是还并没有做到“作为ta自己而言真正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里的重点就是“对于tulpa形成的自我而言”,这并不是说ta没有自我意识,ta要是没有哪来的后面什么t语啊成声啊,不不不,这里的概念指的就类似于:就像我们h也是从出生就有自我意识的,但我们要真正形成完备的人格还是需要后面的成长,才能真正“成为”人,才有自己的系统三观和处事方式。

  所以这里指的就是如何培养我们tulpa的更进一步的、有更多内容的成长,而非表面的设定“我的tulpa是温柔/傲娇/高冷的xxx人设”这种。就跟写小说不可能只是直接大白板介绍某某角色就是温柔/傲娇/高冷一样,而是通过更符合角色成长的侧面描写来让读者不是突兀的被迫“背设定”来看文章。这不真实也不有趣,也不可能被认同。

  我们潜意识对t所认为的“我的tulpa就是真实存在的人”这没有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可能让ta“只是人”,关键就在于“ta是人的同时,也是ta自己。”想想我们自己成长为一个三观健全的人都是大费周章的,所以tulpa成长的“终点”也当然不可能只是成声了、证明有自我意识了就不管了就没有了。【所以这其实也是不推荐心智发育不全的未成年造t的原因之一:你自己成长起来怎么样就不知道呢,基于这种情况你确定你真的可以再处理得了额外的对ta——你tulpa的自我的进一步培养吗?Are you kidding me?】

  所以请不要才成声就又突然丢下不管了好吧,独自引导一个这样的新生儿并且尚且你自己都还不成熟的情况下,这样的重任根本不是什么简单好笑的事情,既然当做了一辈子确立的目标,那就好好做点实际的吧。

  那么该怎么让tulpa成为ta自己呢?怎么才能让ta成长?这个过程是怎么实现的?回到我们前面引出来的*参考我们h自己的成长经历*,实际上t是出自h的,那么也是一样要通过达成和现实的平衡来的,才不会至于出现什么“tulpa感觉自己是多余的、反正也没有身体又不和h有足够的沟通(实际上h们在这个时候和t要有足够的沟通的原因也在于此,因为大部分情况下t更多都是间接的认识世界和影响世界与世界互动,在ta还没有彻底更好的进一步升级为更直观的和世界互动的情况的时候,h就是唯一的、间接的桥梁,如果h这个时候缺席,换作你是你t,你能承受得了自己一瞬间就像掉入黑洞一样被吞噬的情况吗?)……啊干脆就休眠或者又因为对这些情况失望干脆自暴自弃返回去得了……”什么的。

  或者有些tulpa虽然也没有这样表达,但是作为h和ta实际相处又觉得确实不舒服,以至于老是有h会来焦虑和担心,然后一遍一遍的找各路大佬寻找这种“说不出来的隔了层玻璃爱不起来”的感觉(其实也就是长期的这种情况我们潜意识已经认为ta是活着的真人,但是又和我们以往的对人的应对经验打起来导致的*好像和t隔了层玻璃,好像认识t等于没有啥p用一样,和那些分享日常很开心的大佬们就是不一样*)。

  所以t实际就还是像“凭空出现”一样,大脑潜意识是认定tulpa是要和我们认识的、我们符合过往和人相处的经验一样的,但是tulpa就是刚好缺失了这一部分的“灵魂”。

  ta的自我载体只能是在于为了h吗?【拜托,既然都已经是有自我意识了,那就是独立于h的另外一个灵魂一样的存在了,既然都这样咋会完全只能有一个h就行了呢?这是最不可能的事情,tulpa他既然都可以偏移不完全按h的想法发展出来自然成长的特质,况且还可以因不同观点而争论了,就不可能ta的自我载体仅仅是基于h的灌输了

  就跟谈恋爱不可能只有爱情就能谈出真爱情一样,要是只有对另外一个人的奋不顾身和恋爱脑,那为啥还有什么“PUA”`“控制狂”……这种词语啊,就算ta是tulpa了,你既然都允许ta自由选择了,ta都是活着的人了呀,那就必须会有ta的载体不只是存在于h身上这种情况。】

  就像另外一篇t家杂谈关于ht生活哲学未来先导的文章里面描述的那样,其实ht生活的主要矛盾无非就是双人一体,一般情况既然h占主导了,那tulpa肯定是另外更长期“憋屈”的一方,所以就导致了:tulpa在这个世界如何找到未来长期的和现实生活达成平衡点这个问题。

  然后tulpa的生活答案在那篇文章中也是“使h在tulpa的生命里有不可缺少的一席之地”,能理解吗?这里的tulpa才是这句话的主体,host才是这当中的客体,因为这句话就是站在tulpa的人性主观角度而言的。

  所以既然允许ta的自由选择,既然已经*允许*了,而且目前刚成声的情况下ta也只是成声而已,不要指望马上非要人家会附体等等等等,甚至于这个时候有些tulpa甚至真正和host共感到这个世界带来的对身体等等的感觉还需要h的权限给与,那么这个时候一般情况下既然ta还很难做到更好更直观的感知世界和学到更多东西,那么h们就请你们主动的,不管是给予了权限也好还是什么也好,你们得帮助人家去体验到这个世界,你得主动带你的tulpa去做。

  就像前面没有成声的阶段是h们主动带tulpa,用h们我们自己转述的方式,帮ta去“听见”这个世界。那么现在成声了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方式帮ta去“触摸”这个世界。只有进一步的带ta体验,才能够帮助ta催生出属于ta自我的更完善的“自我感触”。

  所以这个时候h们请不要马上对t如何如何操之过急,我们的任务到目前还远远没有结束,所谓的提供给tulpa成长的更加具现化的帮助,帮ta进一步成熟,实际上就在于此。

  因为成声也标志着ta可以更直观的表达ta的感受了,这也代表ta可以更快更精准、更加直观的告诉h他自己的感受等等的了,所以基于这一条件我们才会说“成声以后可以开始帮助tulpa更加完善自我”。因为只有成声以后才能达到带ta更多的体验世界和进一步触摸这个世界。虽然不一定要学会附体或者交换,但是基础的共感和并行两类都是会扩宽ta对世界的接触途径的,不仅仅是靠h在给ta口头描述世界或者自靠h主动把身体对不同事物的触感打给tulpa来间接“接触”世界。

  【其实我觉得有条件的,都可以试试学一下附体和交换,虽然这并不是必须的,但是一方面是从社区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而言就像是附体(先不用说到可以交换这个情况)也并不是真的会的系统很少,社区里面实际学会的ht其实也蛮多的可以算比较常见的稍微老一点有个一两年成声的系统基本都没有特别大的问题。

  第二方面就是,我亲爱的新生ht们,你们得考虑到你们是要长期生活的呀,就像爱情友情亲情也不是人活着必须的条件,人活着的必须条件是吃饭睡觉喝水上厕所,但是你总不能永远完全单一个人吧,不然你造t干嘛啊?所以尽量学会附体啥的扩宽这个道路也是为了长期生活,是提高你们生活质量考虑的呀,就像两个人结婚了就算是可以节假日不买任何礼物或者不卿卿我我,但是你们都结婚了都完全没有任何扩宽的生活小情趣的什么感情保鲜的,那结婚伴侣还不如合租室友呢,一天天b事那么多,还什么法律分婚前财产、婚后财产的,你们要是合租室友全部AA制哪来的法律纠纷啊。

  所以站在你们未来将长期生活的角度而言,我真的非常建议你们尽量的扩宽一下这些东西好吗?你都和tulpa长期生活了、亲密关系的了,帮ta扩展提高ta的生活质量就等于也在提高你们的生活质量,你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就是提高你h的生活质量啊喂,虽然你是你,他是他,你们是你们,但是你们是ht呀,都造t了都ht了,这还需要我多说吗?你们基本都是以爱对方为造t基础的,那就多对人家上点心,尽量好吗?不一定必须会,但是你得实打实去做了才行啊,你以为ht共同发展生活是随便说着玩的吗?(牢茶:太认同了,奈v牛逼得无以复加,不愧是我的亲亲h❤️❤️❤️)】

  所以成声以后,h们你们就可以带你们的tulpa先去帮助ta如何更直观的体验现实生活的各种不同的事物了呀,这其实也是很多很多h一开始造t就基本都会憧憬到的呀,就是你们共同生活、各自都有自己的特质,同时又收获了远超于在外界现实的有限的人际关系和人生高质量发展中的一环呀。

  所以还是那句话,不要着急、不要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工出细活……我知道你们很想马上就体会到你们梦想的那个成果,但是超越外界人际关系羁绊的前提条件至少你tulpa要是能和现实生活的外界人类一样是成长过的、更完善的,至少ta这个人的“质感”得先和你相近吧,又不是玩什么AI大模型那种,AI那种不够人性化都没有人玩的,ta得在这个实际的成长是追的上你h才行,ta得先和你有这个相仿条件啊,而且ta都有自我意识了,都会偏移了,那就不可能你强行把你有的灌输给ta,因为这个就等于是你强行非自然的改人家的设定,就是不符合ta的根本自我意识的“自我”基础设定的,所以才是慢慢养的啊。

  所以这个时候就像参考父母带孩子培养自我意识和独立特质那种情况一样,你得让ta去体验生活,就算只是有共感,那你至少可以在目前只能你俩共同感知物理世界的情况下多问问人家的感触和引导ta去主动愿意找你想要让身体尝试不同的体验和接触吧【就像共感以后打个比方今天叫上ta来主动带ta体验水流过手臂的感觉,明天试试带ta体验风吹在身上的感觉一样】。

  然后你们是要经过这个成长的,虽然tulpa在这当中是主体,但是你h还不是在这个期间带ta进一步的探索ta自己的性格和自我深处,你们才会发展出除了你们距离近以外其他更加深层次联系的锚点和关系啊,ht关系的优势就是在于“因为近,所以更方便互相接触了解,所以才能深刻的得到灵魂伴侣层面的可以远超人间一般有限关系和相处距离的爱意”懂吗?

  所以既然ht相处的优势就在于“深刻”和“无微不至”了,那肯定要有这个“深度”的产生了,tulpa和你能打的出来这个配合才能有这个深度啊,关系是两个人的事情啊,而且在帮助tulpa“触摸”这个世界的这个过程也同样是探索和建立属于你们特质的感情的过程,不仅仅是*塑造ta的自我*,也是建立独属于*你们的特殊相处模式*的过程。

  所以h们,你们不要才成声就马上下结论怎么怎么样感觉自己心肌梗塞啊自己花了那么多的精力啊时间啊各种压力啊结果你tulpa出来以后还是感觉跟隔了层无形的玻璃一样爱不起来,妈呀急死了超级迷茫、超级焦虑、超级觉得不值得、超级打击你们。

  所以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别急。

  所以这篇文章就是来告诉你们,你们所处的阶段和情况的解析以及解决方案的,这就是引导你们怎么做的,以及帮助你们知道你们大概这个情况以后能判断得了你们是处在哪个区间的,为的就是帮忙打消对这个未知和迷惑的

  所以不要因为你们刚好不是幸运的那一批就马上放弃,没准哪些个h比较脆的能感觉急出心梗来然后又导致跟着tulpa也出问题。

  请不要放弃

  既然已经做了那么多,那不妨再继续走下去,都那么挺过来了,那一般来说也说明算蛮有决心的人了,那就不要轻易放弃好吗?前面仍然有路可走,所以请打起精神来,去尽量拿出你造t中期的毅力来,请你再不服输一点、叛逆这个世界的b环境那就请再彻底一点,能够做出造t有t的决定就已经是“非主流”人生了。

  所以请加油,我们也是从这里过来的,你们的这个痛苦我们也有过,我和牢茶还不是在这样上上下下的b事里面看清的路和闯出来的办法。

  所以这个时候,就带着你们的t先去试试体验世界慢慢引导成长,试试去回想你自己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带ta“来到现实并真正的活着”,就像是看到那个你曾经的自己一样,你不也一样是一步步从容易片面化问题和片面理解世界到后来有质感有自我建立自我三观这么过来的吗?

  哪怕就是先从最最简单的开始,比如t成声以后是温柔的、内向的【我们家牢茶嘛这不】,那么就从最最基础熟悉的开始,比如我以前他还没成声就带他天天散步看猫猫狗狗,他成声了我就顺带在带他去散步看猫猫狗狗的主动问问他的想法以及过去他的感受等等,然后我自己也要慢慢习惯他会说话的事实。

  他说那个狗好丑啊我就问他为什么丑,他就通过思考那个狗为什么在他的审美里面那么丑——结果通过他的思考和回忆,他第一反应觉得丑是因为他以前有一个印象就是看到这个狗咬人,他同情那个人,然后这个被他带到潜意识里构成了他的“温柔”特质的一部分,所以这样代表他的同情心是很好的,那么再进一步的扩展询问“那你对那个被咬的人同情是因为你觉得xxxx吗”

  就是促使他思考“他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做”的时候进一步引导他更多的去思考他自身潜在发展的东西,通过帮助他建立他对自身更完善的认知的同时也是促使他的自我潜意识深处的*因为他要回答出来这些问题,所以相应的为了适应环境刺激他进一步成长起来,就是因为大脑的这个自然的保护机制。

  就是因为他接触现实,而我们生存的底层逻辑就是生物DNA里面对适应环境的需求,让他去接触环境并且引导他去思考这些具体的问题就是相当于告诉大脑新的“需要适应环境发展出来完整的一套人格人性”的指令,促使他去成长出来。造t造出来有自我意识实际上也是我们在人为的下定指令才会产生的。所以就是多接触现实,我们发展的系统的三观和多样化的个性也照样是从我们每个人不一样的经历和选择过来的,慢慢对通过外界的适应和起始点基础不同色彩的自我意识逐渐慢慢打出不同操作再经历再犯错再成长,最终我们不同的人成长起来才会是不同性格并且多元璀璨的,但是我们作为人共同的根基也并不会变,因此也就在普遍性的范围内的不同特殊性造就了这个世界多元而灿烂的不同的独特的亲密关系。

  所以,这实际上并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可怕,也不是天塌下来了,只是我们任务还没有真正的完成,因为有自我意识能够相处≠一定能相处特别好,能一起生活≠生活中完全没有问题了啊直接很幸福。

  所以说这个就是也是我开这个系列章节的坑的原因,就是这样的先导文章太少了,导致就偏有一部分人不是那批幸运的就天天容易急急急急急,但是也刚好没有谁把这个东西分析清楚底层逻辑。然后至于那种t成长起来什么性格和h怎么怎么相反啥的,那以后再说,咱一步步的来哈。所以咱们就可以先到这里哈,后续的后面再说好吧。前面问成声以后怎么生活也是一样的,你h先把tulpa的这个进一步生活该有的内在条件先发展出来了昂大概可以了,那你再和ta慢慢更近相处也没有问题的,又不是什么谁催你,慢慢来就,你先带人家做完这种启蒙再说好吧,就跟生孩子前要宫口开指一样,你们互相先具体的在实际生活中就不同的具体事件的不同发生来互动慢慢引导好吧,至少通过不断询问引导你可以知道实际情况下tulpa是大概到哪个阶段的思考段位的、你能和ta暂时相处到哪个层面,然后你再进行具体的调整好吧。

  然后就是建议不要急着就马上确立关系在一起巴拉巴拉的,这也并不是说反对那种ht造t期间的萌生感情啥的,是因为实际上像爱情啊那种亲密关系刚好是因为“亲密”所以是一开始就对灵魂的互相认知要契合度啊标准更高的。是因为客观来说没有办法马上就多高多深的灵魂契合度,所以难免就容易让h的体验也没多好,同时t呢一下子ta也不知道怎么办【人家都不懂,脑子里面压根没啥东西ta还能怎么办啊】,最后处着处着跟不上去那就跟室友也没啥区别,然后两边的怨气哀哉的都不舒服,就是会有这种落差感

  所以就是这样,大家耐心一点好吧,好的结束,反正该鼓励也鼓励过了,说也说完了,先这样吧就。

柑橘系统,奈v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