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Tulpa’s Complete DIY Guide to Tulpamancy the Third! (V3.4)]项目的翻译节选,对应787-931行

  • 如果你想帮助翻译剩余的部分,请至:翻译计划

译者:匿名

4. 人格

给Tulpa增加缺点,就好比为了表现个性,买辆新车然后故意剐蹭。
——Vampire

设定人格是创造Tulpa的第一步。我将在本章里向大家介绍如何引导Tulpa形成自己的思想。

本章会比较费解:
你可能会觉得本章中介绍的创造Tulpa过程的第一步会比较费解,因为整个人格灌输这一步都是可以略过的。如果你决定跳过人格灌输,那你必须很好地掌握上一章里介绍的各种心态相关的内容。

无论是否进行人格灌输,你都需要引导Tulpa思想的形成,只不过人格灌输是最自然的方法而已。不管用什么方法,唯一不变的是你需要为你的Tulpa赋予形象,让你能够感受到Ta。这里指的并不是外貌形象,而是一种你可以感知的形象,感知到他们在聆听你、在思考,感知到他们是有人格和灵魂的。无论你用何种灌输方法,在Tulpa学会开口说话之前,为他们赋予形象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对整个灌输过程都有帮助。

另外,更麻烦的一点是,如果你的Tulpa已经通过某些途径获得了人格,那你就需要避免人格灌输这一过程,原因会在后边改进角色中提到。

在我们开始之前,需要回顾一下最基础的知识点,
什么是Tulpa?
(1)   Tulpa是你头脑中的另一个人物
(2)   你的目的是创造一个Tulpa

就这两点,你需要把它们记牢了。

4.1. 问候你的Tulpa
要是愿意,在你开始创造Tulpa之前,你可以先问候一下自己的Tulpa。这一步非常简单明了,跟他们问好,向他们介绍一下他们自己的情况,说以后你跟他们就是伙伴了,大家要一起努力。告诉他们你非常地爱他们,迫不及待想要跟他们交谈。准备一篇简短的演讲稿也是可以的。

不过,你可能会问,如果还没创造Tulpa,怎么能问候们呢?难道不应该以后再问候吗?当然不是,这叫“引导”。你需要通过自我暗示才能引导他们形成。所以一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逻辑悖论是避免不了的。正因为你知道自己没有Tulpa,所以才需要问候他们。反过来,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有了Tulpa,那就可以省略这一步。

4.2. 设定人格
这一步不是必须的。你可以花很多时间来设定,也可能不需要设定。不过,我们先假设各位读者想要设定人格。

第一步,尽可能多地罗列各种人格特征。不要把负面人格写进去,每种正面人格都有不好的一面,好坏只是视情况而定的。为这个将会终生陪伴你、陪你聊天的Tulpa挑选你最喜欢的人格特征。

注意,曾经有人给自己的Tulpa赋予了“傲娇”这一人格,结果整天被Tulpa虐待。在为Tulpa挑选人格的时候,先动脑子想一想,别去选那些只能在小说里见到的YY性格。

另外,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复杂的,不可能只有一种性格。因此:

几种Tulpa的人格类型:
学术型。有人说大彻大悟是一种超然于人格的状态,这种说法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如果说有一种信仰是将求是做到极致,那么不断追求真理的人就会慢慢皈依这一信仰。当人达到这个境界,行为亦完全出于信仰。

享乐型。某种程度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这样的性格。如果你希望你的同伴能够跟你一样对美食或者房事着迷,那这一条可以好好考虑。

体贴型。不管是什么性格的Tulpa,会同情别人、体贴别人都是很重要的,你不会希望有一个只会索取不懂奉献的Tulpa烦你一辈子。不过,好心肠也得有个限度,否则,没准哪天等你一觉醒来,Tulpa把你一生积蓄都捐出去了。(夸张说法)

果断型。最大的好处就是这个Tulpa能帮你做作业。一个行事果断的Tulpa更有自制力,但也更难在争论中说服他们。

幽默型。这类Tulpa也很常见。我听说人人都喜欢和幽默的人约会,不过没人喜欢跟没个正经样的伴侣一起过日子。

自恋型。非常喜欢自己,但是害怕别人说三道四的类型,一般会比较害羞、焦虑,尤其看重自己的相貌。(不确定这里appearance指相貌还是出现在其他人面前)

除开这些基本的类型,你还有许多其他人格特征可以考虑,比如“创意型”、“反叛型”、“执着型”、“精力旺盛型”、“浪漫型”等等。

分析:
下一步是逐条分析我们刚才挑选出来的人格特征,并理解它们的意义。我们需要理解的并非是这些特征的普遍性意义,而是对我们新Tulpa的意义。然后,根据重要程度对每种人格特征排序,因为特征越重要,就越需要我们去详细了解。排在后边的特征就可以不用花太多心思。

你现在应该在脑海里为你的新Tulpa构建一个形象了。这里指的并非外貌形象,而是人格形象。通过观察我们的Tulpa如何表现出这些人格特征,就可以进一步强化和丰富这一形象。

– 这一人格特征会赋予我们的Tulpa什么样的信念?我们的Tulpa会认可这一人格特征?这一特征又能让我们的Tulpa去接受和相信哪些东西?

– 这一人格特征会赋予我们的Tulpa什么样的情感?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点,你需要为设想许多不同的情景,然后看看具有该特征的Tulpa内心活动会是什么样子。

– 这一人格特征会赋予我们的Tulpa什么样的作风?重新回到刚才的那些情景中去,看看具有该特征的Tulpa会作何表现。他们的脸上会是什么表情,他们又会如何思考?

– 这一人格特征会赋予我们的Tulpa什么样的喜恶?举个简单地例子,幽默型的Tulpa喜欢为大家带去笑声。

– 最后,看看这一人格特征与你选出的其他人格特征会有怎样的相互作用。它们会不会相互矛盾?出现矛盾后,哪种特征又会占据上风?会不会有某种特征是由另一种特征诱导产生的?

你可能需要把这些分析的内容全都写下来。

4.3.  人格灌输
和上一步一样,这个步骤不是必须的。你可以不断重复这一步(直到它们开始回答你的话),或者简单地过一次就行。

在我们开始之前,你最好为你的Tulpa设定一个视觉形象(参见第五章)。首先,坐在自己Tulpa的对面,然后开始跟他们讲话。跟他们讲讲他们自己的信息,把你选出来的所有人格特征一条一条地告诉他们。如果你挑选的特征不多,那就多重复几次。

把他们会做的事、心中会感受到的情感、头脑中会思考的想法都告诉他们。

在进行人格灌输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是,你需要尽可能地想象是在跟Tulpa讲话,而非自言自语。这样有助于帮助你意识到自己Tulpa的存在。我们会在之后的章节进一步介绍。

静坐练习:
这是主动练习中最重要的方式,与之对应的是本章稍后会介绍的被动练习。静坐练习的大致步骤会在4、5、6三章里分别介绍。

(1) 挑一个不会被打扰的时间,找一个安静的环境,比如夜深人静时自己的房间。
(2) 首先进行热身放松练习,比如上一章提到的“集中”。
(3) 在你的幻境中构筑一个空间,例如一间屋里。
(4) 想象你的Tulpa就坐在你的对面。
(5) 跟他们交谈。
(6) 去观察他们、感觉他们。如果他们想做什么,就随便他们去做。

从这一步开始,静坐练习才真正开始可以派上用场。

可能会有帮助的一些建议:听放松的音乐;听安静的白、红或粉红噪声;听雨声;或者听某些宿主很爱听的立体声鼓点;在睡觉前进行练习,尽量在练习过程中进入梦境;在午休或乘公交的时候进行快速练习;一边练习,一边在幻境中散步,或者是摆弄家具;向你的Tulpa提问,不过前提是你不介意他们不会回答你;在黑暗中练习。

象征性浸泡仪式:
厌倦谈话了?那就来试试这种颇有隐喻意味的方法吧。想象一个大罐子,里边装满了代表某种人格特征的药水。把你的的Tulpa放进罐子里浸泡,或者把药水倒在他们身上。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象征化方法将你的Tulpa和人格特征联系起来。为了让这些方法有效,你必须相信这些方法里涉及的事情是真实发生的,而且是有意义的。为了让象征化的方法效果更好,你可以为自己的Tulpa输送能量。如果你觉得任何象征化的方法都没用,哪怕你自己自创的也不行,那就跳过这一步。

先自欺欺人,直到成功:
另一种灌输人格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叫鹦鹉学舌法。和普通方法一样,先想象出自己的Tulpa,并跟他们讲话。唯一不同的是,如果它们没有反应,那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我们走进自己Tulpa的思维,回想一下它们的人格和它们的情感,然后进一步去想象和感觉他们应该怎么反应。

这样他们肯定会有反应,在我们想象中看到他们的反应。

这么做可能会有几个风险。第一,许多Tulpa术士都提到,当他们的Tulpa第一次突破隔阂开始讲话的时候,会有种非常异样的感觉。因为   Tulpa术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期望,所以这种异样的感觉很可能是由期望成真所引起的。但如果你采用了自欺欺人的方法,那么你就不会明确地意识到这一时刻的到来,因为你的Tulpa只会逐渐从鹦鹉学舌式的回答演变为真正的回应。

第二,这种方法本身是用来创造虚构角色,或者传统意义上的幻想朋友的。这个过程能够带给你许多快乐,但它并不是Tulpa。你也可以将一个角色转化为Tulpa,而且这也是一条比较容易成功的途径。

通过这种方法创造的Tulpa可能在非常早期就会跟主人讲话和互动。但是,通过这种方法创造的Tulpa会比较容易赞成主人的观点,因此你就需要更多地进行分离练习。只通过很少的鹦鹉学舌就完全掌握两个世界是可能的,很多Tulpa术士都试过。

但如果这样的话,你需要在之后克服一些额外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这一方法并不会产生记忆分离,或者说无法让你和Tulpa之间保持自己的秘密。没有记忆分离,就更难培养出多线思考的能力,更难区分你和他们想法和行为,更难测试他们是否有知觉。

导致这些问题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一方法是要以你自己为中心创造一个Tulpa,你就是驱动这一Tulpa的核心。而其他的方法则鼓励构建一个新的核心,并且不去干预它会做什么。

记忆分离可以通过训练获得吗?没人能回答这一问题。有许多Tulpa从未表现出分离记忆的本领。

碎片植入:
这种人格灌输的方法比较另类,因为这类Tulpa可能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多元性,比如不同的人格状态。在这种方法中,你主要需要做的就是截取自己的一个方面,例如愤怒、恐惧这样的情感;写作或者绘画这样的特长;某种场合下的你自己,例如喜欢争论或者刻苦钻研的自己;内心的声音,例如你的良知或质疑。然后将这一个方面的自己不再当做自己,而是将它视为一个独立的人。

然后,再通过一般的练习方法,围绕这个独立的人来创造出一个Tulpa,而你自己的碎片,则会成为Tulpa最初的人格。他们会成长和改变,就和其他Tulpa一样。

创造这样的Tulpa还可能具有一定的心理学治疗功效。比如,你受过某种创伤,然后可以将自己的这个部分抽取出来,然后想象自己没有受过这样的创伤,并安慰抽取出来的那个自己,向他们道歉,想办法化解创伤。结果因人而异。

跳过人格灌输:
其实你是跳不过人格灌输的,但是你可以把它交给你的潜意识去完成。这样做的一个目的就是把塑造人格的主动权某种程度上交给你的Tulpa。

这么做有效吗?可能吧。需要记住的是,尚未形成意识、人格单一的Tulpa雏形并不一定知道自己希望和想要的是什么。所以这种方法塑造出来的人格可能是你潜意识中喜好的某些性格的集合体。

而且,哪怕你选择这种方法,你还是必须去想你的Tulpa、在脑海中描绘他们的形象、感受他们的存在、将它们视为有想法和观点的存在。不进行人格灌输的话,你可能会很难走进他们的思想,去构筑他们的想法。

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你对塑造Tulpa这一过程的控制力。要是幸运,你的意识会本能地完成创造Tulpa的工作。否则,创造Tulpa的进度就会被减缓。

4.4. 人格灌输之后
什么时候就能结束人格灌输了呢?你觉得合适的时候就行了,最迟也不能超过你的Tulpa开始真正地对你产生回应的那一刻。要是你的Tulpa已经产生了意识,就不可以进行任何形式的人格灌输。

然后呢?普通的练习。如果你还没这样做过,请跳到第五章,学习如何构建Tulpa的外形。另外,还可以进行对话。

对话:
对话非常简单,就是跟你的Tulpa交谈。也许进过了人格灌输,你已经养成了跟Tulpa对话的习惯。非常好!继续做吧。

对话很像是自言自语,但别以为是在对着墙壁说话。你是讲话人,你需要关注自己的听众。他们也许不会讲话,但你必须时刻关注他们是否听懂、是否在听,看看自己是否需要换一种方法解释。

如何挑选话题是个很有难度的问题。每个人都喜欢听跟自己有关的事,所以你可以跟你的Tulpa聊他们的事,直到无话可聊。你也可以跟他们聊聊你自己的事,比如你的生活、你练习创造Tulpa、你的工作或者学习。你也可以试试点一下维基百科上的随机条目,我可以向你保证,每个条目都有值得聊的地方。

你还可以为你的Tulpa读书,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读的时候忘记了你自己的Tulpa。比如你读了10分钟,你发现自己被故事吸引而忘记了Tulpa,那你就得重新调整自己的注意力。有一个好办法就是,你可以想象自己的Tulpa在书中的世界看着你。如果你读的故事中有一个很具有感染力的世界,那这也是一个锻炼具象化(视觉想象力)的好机会。尽力去想象书中的景色和人物的外貌。

不用担心你的Tulpa会感到无聊。一个没有意识的Tulpa是不会感到无聊的。更重要的是,你是想烦死一个有意识的Tulpa,还是无聊死一个可能有意识的Tulpa?

你可以把对Tulpa的话说出来,也可以在心里默念。二者结合可能效果最好,但我个人还是推荐在心中默念,因为要是你的Tulpa会对你做出回应,他们也会使用默念的方法。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直到你感觉在心中默念不像是在自言自语,而是像在和别人交谈。如果你觉得无法听到自己的想法,请参见第六章。

被动练习:
介绍完人格灌输,下一步就该介绍被动练习了。对话是一种即可主动亦可被动的练习方式。虽然被动练习在进行投影的时候效果最明显,但在创造Tulpa的初期,也需要每天进行大量的被动练习,至少抽出两个小时在做其他事的同时进行被动练习。

被动练习和静坐练习截然不同,这种练习需要你在走路、做其他事或者进行其他练习的同时进行对话。你可以将被动练习视作介于主动练习和单纯想着你的Tulpa之间的一种练习方式。长时间只想着你的Tulpa对创造Tulpa来说是件好事,这能激发你的大脑去创造Tulpa。但被动练习则是一种更需要你全身心投入的一种练习。

记住,要是你不去想象Tulpa跟自己在一起,就不是被动练习。你可以将被动练习看做是一边做菜或是打扫清洁,一边跟屋里其他人聊天。你并不需要非得感觉他们真的在你身边,不过能有这种感觉当然是最好,但你必须想象他们是在屋里听你说话。

4.5. 熟悉思维模式
我们的话题先回到思维模式的上来。有一种看待事物的方法对培养我们的Tulpa尤为重要,这种方法就是诱导无意识的创造性思维。

目的性思维和下意识思维: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了解二分法,或者叫做事的不同途径来熟悉这两点。我们可以很有目的性地去做,也可以非常无意识地去做。请熟悉这两种做事的方法。

之前的章节中已经提到了“正念”,这是意识到目的本质的好方法。

下意识思维,在很多地方跟目的性思维截然相反,需要锻炼自己快速反应的能力,或者屏蔽大脑的判断力。这种思维很好地例子就是武术和赛车。

另一个下意识思维的例子就是自由写作。这一练习的目的是强迫自己放下判断力,信马由缰地去写作,而且无论如何也不要停下。最后,如果你能一直这么写下去,你会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恍惚的状态,仿佛你已经不是文章的作者,文章是在凭自己的意愿继续往下写。

当然还有类似的艺术训练,只是写作是最简单的一种,而且可以跟朋友一同练习。

想象与现实:
让我先暂停一分钟,吐槽一下Tulpa是假想的这一概念。没错,他们是想象出来的,是想象出来的朋友。但我还是要向你们挥起我假想的拳头,你们这些假想出来的独裁者!

继续,想象力是练习tulpa的关键之一。想像一下大脑里面,你的脑子里面充满了神经元还有信号在里头流动。但这不重要,你是怎么相信你的脑子里面的呢?这也许就能够学习和呈现出一些简单的技能了。但你该怎么想象一个大脑没有什么变化产生一个新的自主呢

所以,我们需要让我们的脑子充分活动起来,写作也许是个好点子。